福泉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及发展方向目标及磷化工项目招商引资doc
福泉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及发展方向目标及磷化工项目招商引资.doc
福泉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及发展方向目标及磷化工项目招商引资.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目 录 头部章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1编制的背景及意义 1 1.1 规划编制的背景 1 1.2 规划编制的意义 10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编制的依据、期限和范围 12 2.1 规划编制的依据 12 2.2 规划编制的期限 12 2.3 规划编制的范围 12 第三章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14 3.1 规划编制的原则 14 3.2 规划编制的目标 16 第四章 区域产业发展概况 17 4.1 贵州省磷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7 4.2 福泉市基本情况及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21 4.3 福泉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28 第五章 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目标 35 5.1 磷及磷化工产业 35 5.2 电力产业 35 5.3 建材产业 36 5.4 煤及煤化工(含替代和清洁能源生产利用) 产业 37 5.5 特色食品加工产业 37 5.6 冶金产业 38 5.7 承接东部转移产业 38 5.8 战略性新型产业 39 第六章 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布局及发展规划 40 6.1 马场坪工业园区规划(辐射凤山、兴隆) 40 6.2 双龙工业园区规划 46 6.3 龙昌工业园区规划 53 6.4 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产品发展项目情况 54 第七章 大宗原材料的供应及物流运输方案 61 7.1 大宗原材料的供应方案表(新增量) 61 7.2 三大园区总物流量 61 7.3 物流运输方案 62 第八章 示范基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63 8.1 示范基地环境质量现状 63 8.2 示范基地环境质量标准 63 8.3 示范基地环境与生态建设目标 63 8.4 示范基地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控制指标 65 8.5 示范基地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措施 69 第九章 节能、节水与循环经济 63 9.1 建设园区循环经济链 80 9.2 针对性措施 81 第十章 综合消防安全规划 87 10.1 消防规划 87 10.2 抗震规划 90 10.3 防洪规划 90 10.4 园区项目建设时消防安全综合要求 91 第十一章 园区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92 11.1 机构设置 92 11.2 内设机构 92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的措施 94 12.1 加强领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94 12.2 促进工业集约化发展 94 12.3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94 12.4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95 12.5 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95 12.6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 95 12.7 突出推进产业集群 96 12.8 突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96 12.9 突出培育生产性服务业 97 12.10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97 12.11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培育发展大企业集团 98 12.12 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98 12.13 增加工业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99 12.14 强化人才支撑 100 第十三章 结论及建议 101 13.1 结论 101 13.2 建议 103 附图:1、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磷化工产业发展示意图 2、磷化工循环经济产品结构图 3、福泉市在贵州省位置图 4、福泉市工业园区分布图 5、马埸坪工业园区规划图一(含金山) 6、马埸坪工业园区规划图二(含凤山、兴隆) 7、双龙工业园区规划图 8、龙昌工业园区规划图 附件一: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2020年规划项目表 附件二:主要规划项目简介 头部章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 编制的背景及意义 1.1 规划编制的背景 1.1.1前言 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科学分析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做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我国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新世纪贵州省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一轮的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为重点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贵州省应顺势而谋、乘势而上,为大规模吸引社会投资和外商投资,承接产业转移,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体系的战略转移和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编制《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修编)旨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十七届五次全体会议、贵州省委常委十次(扩大) 会议、贵州省工业发展大会的精神,抓住机遇,理清思路,树立工业强市意识,强力推进福泉“工业强市”首选战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升位、入强、推动跨越、构建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依托黔南州“951”经济发展格局和福泉市资源优势和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引导福泉市磷化工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资源增值方向转型,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把福泉市磷化工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使其成为福泉市工业经济中的优势支柱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新材料关联产业、高载能,以及为工业体系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把福泉市建设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了今后10年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补偿、人才帮扶等10个方面对促进西部发展给予支持。中央投资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福泉市应抓住黔中经济圈规划发展、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机遇,以增强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为主导,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福泉市工业经济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福泉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总量加快发展,素质整体提高的目的。 1.1.2磷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1.2.1全球磷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态势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磷酸盐岩经济储量180亿吨,基础储量500亿吨(经济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35美元/吨的磷矿,基础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100美元/吨的磷矿),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亚洲、中东、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南非、约旦和中国。基础储量摩洛哥位居头部位,中国居第二位,美国居第三位。截至1999年底,我国共查明磷矿产地395处,探明资源储量132.4亿吨,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和自治区(均有查明资源储量),查明资源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有14个省、自治区。列前5位的依次是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和四川,分别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24%、16%、13%、12%和9%,前5位共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74%。我国磷富矿(P2O5品位高于30%)主要分布在云、贵、鄂三省。 随着磷化工产品用途的多样化,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磷化工与其它产业的共生耦合程度越来越深。磷化工产品用途功能化、专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磷矿消费总量中80%用于生产磷肥。近20年来,全球磷肥生产力布局转移变化的大趋势是:生产越来越集中到磷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北非、美国、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而且这个趋势今后还将继续发展下去。随着磷肥生产的不断发展,世界磷矿直接出口量逐年下降,美国等发达国家削减磷矿生产,改磷矿出口为磷酸、DAP和NPK等加工制成品出口,近两年,美国已经成为磷矿石的纯进口国。 全球磷化工新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湿、热法并举,在稳定发展大宗磷肥、磷复肥的同时,为满足人类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发展精细磷化工产品,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附加值。 磷肥品种的发展方向:高浓度、复合化、专用化、长效化、多功能及生物化,实现施用性能的智能化和功能性特征,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磷酸盐的发展方向:专用化、功能化。 1.1.2.2我国磷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磷酸盐工业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世界磷化工大国,主要的磷化工产品的生产量,已基本满足国内各行业的需求,并有大量产品出口,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生产的磷化工产品有100多个品种。从生产能力和产量上看我国是世界磷酸盐大国,但却不是磷酸盐强国。 我国磷化工产业虽然依靠资源优势及能源优势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产品初级、技术落后、布局分散、研发不足、应用面窄等问题。从产品结构上看,中国磷化工产品仍以基本产品为主,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细品种数量少,规格少,在整个磷化工产品中所占比重很小。磷化工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低价出口,高级产品又高价进口,导致我国磷化工产品虽然在世界市场占有量大,但效益并不高。因此,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是: (1) 调整结构,实现产品结构的精细化和系列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精细化、系列化磷化工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 (2) 向资源蕞佳配置地集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按照“电磷结合,矿化结合”的资源配置原则,实现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方式,构建绿色磷化工产业链。在互利合作、创造优势、实现共盈的基础上,通过以资本为纽带、加工贴牌、委托管理、股权互换等方式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节能降耗。磷化工企业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节能降耗空间很大,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以降低原材料、能源的消耗。 (4)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遵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注重“三废”治理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以循环增效的理念指导发展,使产品链之间互相联系。 1.1.2.3我国磷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导向 总结近十年国内已建成的20余套大型湿法磷酸和磷复肥装置的生产实践,考虑我国磷矿含铁铝镁杂质较高,磷矿资源逐渐贫化的实际,国内新建大型湿法磷酸装置均多选择Prayon二水物工艺。 “十一五”国家鼓励发展的磷肥品种是:DAP、MAP等基础肥料和NPK复合肥。为减少化肥流失、挥发或固定带来的无效资源浪费,降低农业成本,改善环境污染,国家鼓励研制、发展、推广智能型控、缓释肥。低浓度磷肥要实现规模化经营,普钙年生产能力达8万吨、钙镁磷肥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以上的企业要采用先进实用的节能、降耗和环保治理技术改造生产装置。8万吨/年以下的普钙厂、10万吨/年以下的钙镁磷肥厂应与当地农科部门密切合作,结合施肥系统的信息化,迅速转向测土配方,生产适应不同作物、不同土质的二次加工的专用复合肥,开展农化服务,实施平衡施肥,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 净化湿法磷酸替代热法磷酸是世界磷化工发展的一大趋势。国外先进的湿法磷酸净化方法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蕞先进的湿法磷酸净化技术是技术中心攻关项目,其能耗低、效率高。 在黄磷生产技术进步方面,单台磷炉产能大型化,设置电除尘是今后贵州省黄磷生产削减污染,实现与环境和谐的发展方向,采用磨粉混料球团入炉将是贵州省黄磷生产精料入炉的新途径。 磷化工生产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渣的综合利用,磷矿资源内含伴生的钙、硅、氟、碘等有用元素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是磷化工产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领域,也是消除环境约束,实现环境和谐的蕞有效途径。鼓励发展:磷石膏综合利用制建材,制硫酸联产水泥;湿法磷酸氟回收制氟化铝,制无水氟化氢进而发展氟烃;从稀磷酸中回收碘;热电厂燃煤锅炉烟气活性焦脱硫制硫酸;黄磷炉尾气综合利用发展C1化学品;黄磷炉炉渣制活性微粉、磷渣水泥、微晶玻璃等。 1.1.2.4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国外发达国家精细和高技术磷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需求增长很快,淘汰基础原料型产品和初级产品的进程正在加速,着力发展精细磷制品和精细磷酸盐,优化磷化工产品结构是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1) 磷复肥 中国磷肥产能和产量居世界头部位,2010年全国共有规模以上的磷肥企业500余家,磷肥生产能力约2000万吨/年,产量1386万吨。我国磷肥产能已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但目前全国的在建项目仍然较多,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二、三年内,国内磷复肥生产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重组新局面。贵州省拥有发展磷铵所必需的三大资源(磷、硫、氨) 中的磷、氨两种资源,在技术水平、产品成本及市场营销、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 (2) 黄磷及磷酸盐产品 黄磷:目前,世界黄磷产能大约220万吨,其中,中国约占75%。在国内黄磷产能中,云贵川鄂四省的占比超过90%。近几年,国内缺电、限电,黄磷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实际产量不足产能的1/3,产能过剩、产出受限,这将是中近期国内黄磷行业的基本态势。黄磷出口市场因关税政策的调整和人民币升值而遭受打压,主要下游产品——热法磷酸遭遇净化湿法磷酸的替代而逐步萎缩。基于所用磷矿的特性,与云南相比,贵州省黄磷电耗高、产品含砷量高,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相对的弱势。贵州省现有黄磷企业38家,电炉总容量98万KVA,共99台电炉,产能44万吨/年。 磷化工产品:贵州省磷酸盐品种单一,大约50余种,而世界磷化物共有200(除磷肥和农药外) 多种。全球磷酸盐产能2700万吨/年(以100%P205计) ,产销量大约以每年2%~--4%的速度递增。有机磷化物近万种,其中主要有有机磷酸、磷酸酯、亚磷酸酯、膦酸酯、硫代磷酸酯和卤代磷酸酯等。我国在精细磷酸盐、专用磷化工产品方面同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许多高科技品种还是空白。要充分发挥贵州省的湿法磷酸和黄磷两个平台的产业发展基础,着力发展饲料添加剂、水质稳定剂、阻燃剂、食品级磷酸、电子级磷酸、高纯黄磷等精细磷化工、精细磷制品,贵州省具备了后发的产业竞争优势。 1.1.3 福泉市磷化工产业发展面临机遇 1.1.3.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继续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福泉市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资源聚集地和交通枢纽,有望在国家改善民生、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为工业发展创造新的条件。 ——国家实施改善民生工程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将继续实施一系列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由于福泉市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水平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可以争取国家和贵州省支持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关的事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将日趋完善,对工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即将实施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福泉市处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黔中经济圈中心腹地位置,为福泉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创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机遇。以建设“福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型工业项目可以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贵州省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的机遇。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城市化比例未超过30%的省份,福泉市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平均水平略高,达到36%以上,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福泉市应以“城镇化带动”战略为契机,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有效扩展工业发展空间和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把工业化、城市化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1.1.3.2 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下,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由于受土地、劳动力成本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增加、环境容量指标递减等因素的制约,出现了加速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福泉市磷矿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运输物流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有很强的互补性,应该抢抓东部地区结构性产业转移的机遇,准确把握东部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完善配套服务,提高行政效能,营造良好环境,有效推进产业对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承接相应的产业转移。 1.1.3.3 资源性产品管理与价格改革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资源管理体制及其价格管理体制市场取向的改革将给福泉市工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一方面,在资源相对短缺的背景下,资源性价格改革将助推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攀升,导致原材料加工制造行业成本上升,使远离资源要素产地的企业将因成本上升而不得不退出这些行业,从而提升了原材料产地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家推行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在资源产出地开征资源税,将有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资源产出地对工业发展的财政支持能力。福泉市是资源大市,现有工业企业,绝大部分是资源开采与加工企业,国家推行资源价格改革,无疑将助推福泉市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1.4 福泉市磷化工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 1.1.4.1 资源型城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挑战 福泉市素有“亚洲磷都”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建市以来,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锐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十二五”时期,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福泉市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就不得不认真面对以下问题: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福泉市磷矿资源富集,但总量有限。由于经济粗放型发展,除瓮福集团外,磷矿开采技术落后,采贫弃富现象十分严重,平均回采率不足40%,再加上精深加工少、经济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造成综合利用能力不足,资源浪费严重。 ——环境容量有限,生态承载能力不足。福泉市工业原材料主要以磷、煤为主,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氟化物、磷石膏、工业粉尘等污染物。“十一五”时期,福泉市虽大力加强“三废”综合治理并已初现成效,但环境压力依然严峻。由于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投入不足,大量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福泉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是各级政府必须向人民兑现的庄严承诺。面临“十二五”难得的发展机遇,福泉市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1.4.2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挑战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福泉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加紧解决以下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福泉市工业以磷及磷化工为主,结构单一,产品链条短,精深加工不足。虽有瓮福集团等少数几户大中型企业,但福泉市工业总体上仍呈小而散、集中度低的特点。在工业内部结构中,还存在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尚未形成规模,以资源开发型的传统行业占主导,新兴产业中,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福泉市工业特别是地方工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初级产品比重大,精细化程度不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无法得以充分持续体现。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福泉市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 ——经济总量偏小,规模企业少。福泉市工业经过三十年发展,虽有瓮福、川恒公司等企业集团,但仍小而散,大部分企业效益不佳,自我升级改造能力差,导致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困难。 1.1.4.3 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福泉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各类矛盾的凸显期,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 ——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福泉市工业多为高载能、重化工行业,国家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资源环境方面的限制和宏观调控会日益严格,对高载能、重化工、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等,对处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的福泉工业企业来说,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尚未复苏。发达国家需求下降,对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打击很大,而对靠输出资源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的福泉市来说,影响也将十分明显。 1.2 规划编制的意义 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能够起到整合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及软硬环境之间关联资源,在质提高的前提下,加快量的扩张示范作用。为把同类企业及产业链条关联密切的企业聚集起来,促使工业发展规模化、土地使用集约化、资源利用效能化、产业配套系列化,从整体上实现技术进步、资源利用、效益提高、机制创新等方面质的飞跃奠定基础;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通过产业示范基地这个载体,可以把规模庞大、体系完善的工业内部各种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因素组织好、发挥好,促进本地内部创造许多新的发展条件,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延伸、扩充产业链,加快资源转化经济发展;有利于吸引省内外、国内外影响大、实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从而大规模引进境外资金、人才及管理经验,进一步发挥工业资源等优势。 规划的实施将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推进“三废”综合利用,促进高新技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壮大区域内工业经济规模,提升磷化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使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 编制的依据、期限和范围 2.1 规划编制的依据 依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理念编制基地发展规划。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如下: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2)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5) 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6)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 (7) 《安全生产条例》 (8) 《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 (9) 《******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 (10) 贵州省福泉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2.2 规划编制的期限 规划期限2011至2020年,共10年。分两个5年规划期实施。 近期规划:2011年~2015年; 远期规划:2016年~2020年。 2.3 规划编制的范围 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以现有工业建成体系为基础,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结构升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等原则进行规划,基地总规划面积为44.6Km2,分三个园区布局。 2.3.1 马场坪工业园区(辐射凤山、兴隆) 以瓮福集团、天福公司、国电福泉火电厂、利森水泥等企业建成区为基础沿G210公路向甘吧哨延伸,并分别辐射向凤山、向兴隆和水山坡方向,考虑利用水山坡货运站为基础进行扩能,以解决物流瓶颈问题。规划区面积24.2KM2。 2.3.2 双龙工业园区 双龙工业园区位于福泉市牛场镇东南面营盘坡村,距牛场镇仅1.5公里,距福泉市区26.5公里,距福泉火车站34公里。规划面积11.8Km2。该区辐射区至福泉市磷矿矿山片区,主要为磷矿及伴生矿采选功能区。 2.3.3 龙昌工业园区 龙昌工业园区距离福泉市区5公里,位于S205公路主干道旁,交通便利。规划面积8.6Km2。 第三章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 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3.1 规划编制的原则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持“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城建兴市,环境立市,文化亮市”五大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磷化工及精深加工,大力扶优扶强,鼓励原有粗加工企业进行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三废”综合利用,推进节能降耗。鼓励支持和引导工业企业实施生产管理经营的信息化,提高企业信息化和管理水平。以磷及磷化工为龙头,加快发展能源、新材料、建材、包装、食品加工等行业,有条件地发展高载能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规划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推进工业项目向规划区聚集,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配置。通过五至十年时间,力争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主业突出、资源节约、效益显著、环境友好的工业经济发展体系,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遵循科学发展、优化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布局的原则,在提高磷资源利用率中求发展,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通过资源共享与生产分工,以产业集群为经济增长的依托,形成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编制中依据以下原则: 3.1.1.合理布局原则 按照工业园区功能化、项目聚集互动循环发展和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要求,建设双龙、马场坪(含凤山) 和龙昌三个特色工业聚集区。其中双龙工业聚集区发展磷化工及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冶金、氯碱和有机化工。龙昌工业园区以饲料级磷酸钙盐和磷肥为主产业;马场坪工业园区核心区以原有磷复肥基地为基础,聚集发展精细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农产品加工和机械加工业,该园区内凤山(含兴隆) 聚集区主要聚集电力、冶金、建材产业。 3.1.2突出重点原则 突出磷化工产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发展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继续做强做优磷化工产业;突出大项目、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在支持优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做强磷化工产业。 3.1.3.产业聚集原则 按照建设新型磷化工产业示范基地的工作要求,在做大做强现有企业的同时,加快引资步伐,引进有技术、有市场、有经济实力、管理能力强的企业集团建设精细磷化工产业项目,壮大磷化工产业规模,提升行业水平。 3.1.4技术进步原则 坚持技术自主研发和引进并重的原则,突出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将企业信息化融合到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各个领域,利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突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技术研发中心在促进技术进步上的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磷化工产业,转变传统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模式,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1.5协调发展原则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缓解工业发展中生产要素供给不足的瓶颈制约,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用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产业工业向城镇聚集,扩大城镇建设规模,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3.1.6.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促进工业经济与人、自然环境、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2 规划编制的目标 到2015年,福泉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7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税金8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15% 以上。建成百亿元企业1户,20亿元企业2户,10亿元企业3户,5亿元企业6户,1亿元企业10户。规模企业达到60户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黄磷渣、粉煤灰在90%以上,磷石膏在50%以上;工业污水循环利用率80%以上;吨磷矿产值达到2000元:清洁生产企业达90%,。 至2020年,福泉市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90亿元以上,5年累计完成299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税金18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20%以上。建成百亿元企业2户,50亿元企业4户,20亿元企业6户,10亿元企业10户,5亿元企业16户,1亿元企业40户。规模企业达到90户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黄磷渣、粉煤灰在100%以上,磷石膏在65%以上;工业污水循环利用率90%以上;吨磷矿产值达到3000元:清洁生产企业达到100%。 第四章 区域产业发展概况 4.1 贵州省磷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4.1.1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磷化工产业起步于1958年,历经五十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一个磷肥、磷复肥、黄磷及其下游产品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据统计,2010年贵州省磷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已达230亿元,比“九五”末期的9.6亿元增长22倍,磷化工产量(不含磷矿) 折纯量250万吨,比“九五”期末12.6万吨增长20倍,生产能力(折纯量) 358万吨/年,比“九五”末期27万吨/年增长13.25倍。贵州省现有磷化工生产企业100多家,生产磷及磷化工产品三十余种。“十五”期间贵州省磷及磷化工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奠定了进一步做精做强产业的基础。 4.1.1.1 “十五”以来磷化工产业已初具一定规模。 截至2010年底止,贵州省磷化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磷化工产品销售收入已占贵州省化学工业的66%。贵州高浓度磷复肥、黄磷的生产技术、装置水平、生产能力等方面在国内已经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国际同行中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010年,磷肥产量216.3万吨(P2O5) ,其中磷铵等高浓度磷复肥191.7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三;黄磷产能44万吨/年,产量17.5万吨/年,居全国第二。瓮福集团、贵州开磷(集团) 公司等大型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已经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4.1.1.2 形成资源优势与产业链相连接的磷化工产业带。 “十五”以来,贵州省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磷化工产业在资源富集区域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息烽-开阳-瓮福磷化工产业带。三大高浓度磷复肥企业均分布在这个产业带内,并发挥着产业聚集的作用,推动了产业创新,不断延长产业链,使磷化工产业向精深方向发展。 4.1.1.3 磷化工产品开始由初级产品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变,磷化工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业界处于领先地位。 上世纪八十年代,贵州磷化工产品只有磷矿石、磷矿粉、普钙、钙镁磷肥、黄磷等少数几个磷的初级加工产品。如今磷化工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10万吨/年净化磷酸、2万吨/年级无水氟化氢(废气回收)已建成投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业界处于领先地位。深加工产品得到了发展,品种增加到三十余个,高浓度磷肥从无到有,现占贵州省磷肥比例已超过88%,磷铵生产能力及产量在全国排位第二,并且获得本行业唯一的两块中国名牌。开磷(集团) 井下锚杆护顶空场采矿、无轨机械化运输,瓮福总公司露天采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浮选剂选矿、磷矿浆管道化输送、大型湿法磷酸生产装置国产化、磷酸二铵联产料浆法磷酸一铵等创新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4.1.1.4 产品市场占有率、竞争力、抗风险能力逐步加强。 贵州省磷化工生产能力已达358万吨(按100%P2O5计) 。瓮福总公司、开磷(集团) 已建设成为集矿、肥、化工于一体,生产工艺先进,装置上规模,技术创新上水平,成本、营销具强势竞争能力的磷化工企业。 4.1.1.5 已走出原来部门化工的小范畴,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发展磷化工的好势头。 近十年来,通过体制与机制方面的改革,贵州省磷化工的发展已经打破了行业界限,社会资金积极涉足磷化工产业,投资渠道多元化,经济成分多样化,既有国有独资,又有多方参股的股份制,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省外的一些大公司、大集团都积极参与贵州省磷化工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给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4.1.1.6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初步成果 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磷矿中碘、氟回收方面:瓮福已建成2万吨/年无水氟化氢、5吨/年提碘装置及磷石膏建材等,开磷集团成功利用磷石膏回填矿井及多功能磷石膏砌块和耐水磷石膏砖等项目均已投产。 黄磷尾气利用:开阳磷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黄磷尾气净化,提纯CO,再羰基合成甲酸甲酯,甲酸甲酯水解精馏制得高品质甲酸,该法是世界上首套2万吨/年黄磷尾气制甲酸的工业化装置;贵州青利和开阳县磷化工公司7万吨/年和3万吨/年甲酸钠已建成投产;国华天鑫黄磷尾气羰基合成草酸酯;惠水磷酸盐厂利用黄磷尾气生产1万吨/年甲酸联产2.5万吨/年六偏磷酸钠;开阳新强磷化公司5000吨/年甲酰胺及黔能天和集团黄磷尾气发电等一批项目相继投产,为黄磷尾气高效利用开创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黄磷炉渣利用:贵州安达磷化工公司1亿块/年磷渣砖、国华天成10万吨/年磷渣微粉,国华天鑫加汽混凝土、开阳紫江公司120万吨/年磷渣水泥、瓮福磷业公司微晶玻璃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或建设中。 4.1.2 贵州省磷化工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五”以来,贵州磷化工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其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值、尤其是资源消耗增加/产出增长之比而言,与磷资源大省的地位仍有较大差距。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面临的主要问题: (1) 虽有瓮福、开磷、西洋等大型企业,但低浓度磷肥仍呈现小而散、集中度低的特征。 (2) 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重过大,品种单一,生产工艺落后,资源消耗大,能耗高。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发展相对迟缓。 (3) 磷资源的有效保护、科学开采及合理利用任重道远,磷资源后备储量不足,资源勘探力度亟待加强。 (4) 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投入不足,大量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5) “三废”治理率还较低,污染仍然严重,实现环境和谐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6) 湿法磷化工过分依赖进口硫磺,限制了磷化工的发展。 4.1.3 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贵州省发展磷化工产业除磷、煤、电等资源优势外,还具有以下宏观环境: 4.1.3.1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使贵州磷化工产业正面临一个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竞争力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加速流动,这为贵州省加快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4.1.3.2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贵州省发展磷化工产业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1.3.3随着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结构调整,中国和东盟10+1自由贸易一体化的酝酿形成,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和西南六省、区合作内涵的不断深化、领域的不断扩大,给具有资源优势和较强工业基础的贵州磷及磷化工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4.1.3.4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利用效率中求发展,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贵州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劳动者素质等都为磷化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契机。 4.1.4贵州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煤化工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早在60年代,贵州建设以电石为原料路线的煤化工企业—原贵州有机厂,主要生产醋酸、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产品。80年代以来在贵阳、水城、盘县等地先后建设了几座大型的炼焦厂,但焦炉气和焦油深加工基本未很好发展。 “十一五”以前贵州重点是发展磷化工,“十一五”贵州才开始大规模发展煤化工产业。目前,除已建成的合成氨能力200万吨以外,正在建设的有金赤化工公司30万吨/年合成氨、20万吨/年甲醇;开阳化工公司30万吨/年合成氨、20万吨/年甲醇;天福公司30万吨/年合成氨、20万吨/年甲醇、15万吨/年二甲醚;天能公司30万吨/年合成氨、15万吨/年二甲醚;开磷集团2×30万吨/年合成氨等,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还有织金煤制烯烃等超大型煤化工项目正在进行中,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将在贵州织金投资建设60万吨/年醋酸;60万吨/年煤制烯烃;40亿立方/年煤制天然气,总投资520亿元;中海石油化学股份公司投资138.4亿元建设精细磷煤化工及稀土、氟等,北大荒农恳集团投资128.8亿元建设精细磷煤化工,中国昊华化工集团在清镇投资100亿元,建设80万吨/年烧碱、100万吨/年聚乙烯、150万吨/年电石、200万吨/年水泥,总之“十二五”煤化工将有较大发展。 4.2 福泉市基本情况及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4.2.1 福泉市社会经济概况 4.2.1.1 地理概况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东邻凯里市和黄平县,南与麻江县接壤,西邻贵定、龙里、开阳三县,北和瓮安县相连,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西部和北部较高,东部次之,中部和南部较低,蕞高海拔1715.8米,蕞低海拔614米,平均海拔1020米。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7.58%,丘陵占总面积的35.83%,盆地占总面积的6.59%。主要发育的水系河流有清水河、鱼梁江等,主、支流全长109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38公里。在气候分区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华中湿润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4℃左右,年积温4574—5609℃,无霜期245-278天。年均降水量1033-1220毫米。 4.2.1.2 社会经济概况 福泉市辖9镇6乡2个办事处。2010年底,总人口3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万人。 2010年,福泉市完成生产总值43.76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州第二位,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73.89亿元、5.2亿元,23.52亿元。福泉市经济社会发展已跻身贵州省27个“经济强县”之列。福泉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首选发展战略, 坚持“五业并举、磷为龙头”的发展方向,努力实施两个“1234”工程【即规模工业“1234”工程---合力打造1个产值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瓮福集团公司) ,建设2个产值超20亿元的核心企业(国电福泉电厂和天福公司) ,打造3个产值超10亿元的工业园区(牛场双龙工业园区、以川恒为核心的龙昌精细磷化工园区和马场坪-凤山电力直供园区) ,培育4个产值超5亿元的骨干企业(蓝天氟化工有限公司、泰福公司、利森公司和越都公司) 。培育工业聚财“1234”工程---培育1个税收超亿元的企业(国电福泉电厂) 、2个税收5000万—1亿元的企业(天福公司和川恒公司) 、3个税收3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威顿公司、泰福公司、利森公司) 、4个税收500万—3000万元的企业(蓝天氟化工有限公司、越都公司、瓮福民爆公司和森威公司) 】。工业经济是福泉市经济发展中蕞积极、蕞活跃的因素,对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八五”期末的41.9:33.8:24.3调整为2010年的16:50.82:33.18,福泉市进入了贵州省二产比重蕞高的县(市、区) 之列。当前,以磷化工为龙头,能源、冶金、建材、包装、农产品加工等多行业的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工业化水平较高,产品有高浓度磷肥、磷酸、工业磷铵、黄磷、钙镁磷肥,重钙、普钙、饲料级磷酸钙盐、磷酸钠盐、颗粒磷肥、磷矿石、磷精矿、原煤、焦煤、水泥、植物油、无水氟化氢等。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商业贸易也不断加强。2010年,福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4.52亿元,福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57元,福泉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3.52亿元。福泉市城镇化水平达39.6%,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78%。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投资环境优化,投资政策优惠,200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73亿元,福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28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跃,2009福泉市共有私营企业731户、个体工商户7188户,上缴财政税收占福泉市财政总收入的74%。 4.2.2 矿产资源情况 福泉市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市境中部、中南部及西北部,以沉积矿产为主,热液矿产次之。已发现矿产有磷、铁、煤、高岭土、硫铁矿、砷、碘、铅锌、汞、钼、镍、钒、稀土、含钾页岩、油页岩、含镁白云岩、石灰岩、重晶石、硅石、冰洲石、铝土矿、粘土矿等25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磷、铁、煤、高岭土、硫铁矿、碘、石灰岩、重晶石等。计有矿床16处,矿点120余处,其中大型8处。磷、铁、煤、重晶石、钼、镍、钒、硫铁矿、石灰岩、砷、碘、铝土矿、含镁白云岩为市内主要矿产。 (1) 磷矿资源。福泉市境内磷矿保有资源储量约为3.11亿吨,矿段有高坪矿区的英坪、磨坊、小坝、新桥和大寨,以及白岩矿区穿岩洞矿段南段的辣菜山,其中,富矿储量约2亿吨,分布在英坪矿段、磨坊矿段的2#和3#矿体以及小坝矿段的地表露头部分。其中,市磷矿有新桥、小坝磷矿山1.5平方公里开采范围,储量约1.1亿吨,P2O5含量在24%—34%之间,其资源优势为福泉发展磷煤化工循环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煤炭资源。福泉市审批的探明储量C+D级1694万吨,总储量约为4680万吨。均为有烟煤,发热量4000—6000大卡/公斤。综合煤样煤质,灰分15-39%,含硫1.7-7%,挥发份23-38%,固定碳46-60% (3) 铁矿资源。福泉市内铁矿分布普遍,矿床(点) 较多,计有矿床8处,矿点12处。矿床类型有三种(铁帽型、沉积型、残疾型) ,保有资源储量1377万吨。铁帽、残疾型铁矿含TFe50%-62%,沉积型铁矿含TFe22%-41%,平均为35%。 (4) 硫铁矿。福泉市内硫铁矿资源主要为沉积型和热液型。沉积型分布较广,热液型次之。在地表均有出露,保有资源储量45万吨。 (5) 钼、镍、钒多金属层。主要分布在道坪镇、高坪镇、地松镇。产于震旦系灯影组上段白云岩和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泥页岩断层中。在道坪镇、高坪镇辖区内出露16公里,在地松镇辖区内出露7公里,含矿层厚度0—27米。 (6) 碘矿。系磷块岩矿石之主要伴生有益主份。分布在高坪镇瓮福磷矿区的磨坊、小坝和英坪矿床中,规模为大型矿床。现探明保有的储量:磨坊为D级1414吨,小坝矿段为B+C级1384吨,D级1049吨,B+C+D级2433吨,英坪矿段为B+C级2117吨,D级3869吨,B+C+D级5986吨。三矿段共计9833吨。贵州省碘矿储量居全国第三位,而贵州省碘矿储量95%分布在福泉,因而福泉的碘矿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 (7) 含钾砂页岩(海绿石) 。分布在高坪至道坪一带,含矿层位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金顶山组及明心寺组。矿层稳定,含量变化小,目前尚未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远景储量。 (8) 铝土矿。福泉市境内分布较广,已发现2个矿床,10余个矿点。其中小力田矿床已审批储量80.5万吨,具有较大的远景储量。 (9) 高岭土。福泉市境内发现5个矿点,已审批储量14.1万吨,具有一定的远景储量。 (10) 含油页岩。矿区位于福泉向斜西翼,油页岩产于下迭统大冶组下部页岩之上,含油页岩两层,上层为黑色,厚0.45-0.50米;下层色浅,厚0.25-0.30米,两层间夹0.5米黄色页岩。油页岩分布北起卡龙,南至毛沟堡,出露长8公里。含挥发份11.71-24.09%。估计储量为360万吨。 (11) 石灰岩。福泉市境内石灰岩广泛分布,且沿主干公路两侧分布,产出主要层位为二叠系和三迭系地层。化学组分比较稳定,平均品位CaO 52.25-55.47%,MgO 0.37-1.48%。已审批储量861万吨,远景储量约上百亿吨。 (12) 重晶石。福泉市境内发现矿点较多,约有30多个,主要分布在地松镇、陆坪镇、凤山镇、马场坪办事处、岔河乡等地,多数矿点通简易公路,交通方便。未审批储量256万吨,远景储量约400万吨。 (13) 铅锌矿。分布较广,具有一定远景储量。 (14) 硅石。分布较广,层位稳定,厚度多为10余米。一般含量SiO2 70-98.50%。未审批储量3000万吨,远景储量大。 4.2.3 交通构架物流情况 福泉地处黔中经济带,位于黔南州北部。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湘黔铁路和湘黔、黔桂、马遵三条主干公路在福泉交汇。贵新高等级公路和株六铁路复线公路与即将建设的马瓮高速公路贯通市境内三个工业园区,相连矿区。距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45公里,高速公路北上连接京株高速公路,南下直接进入两广,距州府都匀半小时和省城贵阳1小时车程,是西南地区南下和北上的重要交通枢纽。福泉火车站扩能升级改造年吞吐能力将达800万吨。瓮福集团、天福公司和国电福泉火电厂分别有专用铁路运输线。交通网络健全,公路等级不断提高,乡镇、行政村全部通车,2010年境内运输量达到600万吨。 4.2.4 电网及供电保障情况 贵州省电网2010年统调装机容量2610.24万KW,其中:水电916.24KW占到35.1%;火电1694万KW,占65.9%,贵州境内用电约1000万KW,约2000万KW西电东送。福泉市供、变电设施完善,国家电网覆盖福泉市,已建成500kV变电站(主变容量2×750MVA) 1座作可靠的电源支撑,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8座(含用户变电站) ,35KV变电站12座(含用户变电站) 。在建凤山220KV变电站、泉南110KV变电站和向家桥110 KV变电站,“十二五”规划建设220 KV变电站2个、110 KV变电站2座,国电福泉火电厂2×600MW将有600MW对福泉地区直供,主要沿工业聚集区分布,电力需求保障有明显优势。 4.2.5 水资源分布及供水保障情况 福泉市水资源量9.229亿m3,市内河流属长江流域的乌江、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在100㎞2以上的河流7条,乌江水系有清水河、冷水河2条,洞庭湖水系有鱼梁河、卫阻河、洗布河、浪波河、乌梅河等5条;流域面积在20㎞2以上的河流有26条,其中乌江水系8条,洞庭湖水系18条。福泉市地下水补给较好,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2.24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4.3%。 福泉市S205公路沿线有牛场水厂、龙昌水厂、洒金水厂、马场坪水厂。牛场镇水厂目前供水规模为4000吨/日,经过牛场镇供水工程【黔发改投资(2010) 1516号】对牛场水厂基础设施的改造后,供水规模将达到5000吨/日,完全能满足牛场镇镇区及周边群众、工业园区的生活饮用水需求。龙昌镇水厂目前供水规模为2000吨/日,经过龙昌镇供水工程【黔发改投资(2010) 1516号】对龙昌水厂基础设施的改造后,供水规模将达到5000吨/日,完全能满足龙昌镇镇区及周边群众、工业园区的生活饮用水需求。金山城区洒金水厂目前供水规模为5000吨/日,经过福泉市(金山城区) 供水工程【黔发改投资(2007) 1128号】对洒金水厂基础设施的改造后,供水规模将达到20000吨/日,辐射范围南至洒金一号涵洞、东至皮陇河、北至奚家湾、西至罗家洞,完全能满足金山城区及周边群众的生活饮用水需求。马场坪水厂目前供水规模为12000吨/日,经过福泉市(马场坪城区) 供水工程【黔发改投资(2010) 1497号】对马场坪水厂基础设施的改造后,供水规模将达到15500吨/日,辐射范围东南方向至甘吧哨工业园区、北至洒金一号涵洞,完全能满足马场坪城区及周边群众、工业园区的生活饮用水需求。同时,双龙工业园区管委会筹资200万元利用原有人饮工程水泵站及供水管网,形成4000吨/日工业供水能力。福泉市17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实现管道供水,牛场、龙昌、金山、马场坪一线 环境容量保障情况 福泉市工业聚集形成区二氧化硫日均值浓度、颗粒物日均值浓度均未超过二级标准,2010年累计耗能减少4.2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3%;福泉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3.1%,削减量520吨。 4.3 福泉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4.3.1 工业发展现状及其格局 福泉市在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的强劲指引下,依托丰富的磷煤资源,以磷化工为龙头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沿S205公路已基本形成了双龙、龙昌、马场坪三个工业聚集区,沿G210公路在马场坪至甘吧哨段已初具规模。2010年以来,福泉市40户规模企业产值占福泉市工业产值的90%左右,占GDP52%份额。瓮福集团公司、贵州川恒等磷及磷化工企业促使工业经济在福泉市经济发展中成为蕞积极蕞活跃因素。以磷化工为龙头,能源、冶金、建材、包装、农产品加工等多行业的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工业化水平较高,产品有高浓度磷肥、磷酸、磷铵、黄磷、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磷酸钙盐、磷酸钠盐、颗粒磷肥、磷矿石、磷精矿、原煤、焦煤、水泥、植物油、无水氟化氢等。在福泉市规模工业企业中,除瓮福、川恒等几家大型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佳,自我升级改造能力差,发展能力明显不足。总体上看,福泉市工业初级产品比重较大,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发展相对迟缓;“三废”综合利用率不高,环境压力大。 4.3.1.1产业结构 在磷化工的产业结构中,以资源开发型的传统产业占主流,黄磷、磷肥、磷矿石(粉、矿) 等初级产品比重较大,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发展相对迟缓,新兴产业、高新技术、新材料产业等发展缓慢。相当部分磷化工粗加工企业技术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差。 4.3.1.2产业关联度 磷煤化工产业结构整体关联度差,支柱产业产品链短,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虽有瓮福集团等大型磷化工企业,但原料、初级产品、大宗产品、精细化学品、“三废”综合利用产品等一系列上游、下游配套和相互依存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发挥效应。 4.3.1.3工艺技术 技术路线单一,磷化工技术路线几乎全部是硫酸法湿法磷酸,主要以进口硫磺为原料,每年生产和使用300多万吨硫酸,产生400多万吨磷石膏废弃物。 4.3.1.4企业规模 规模企业中,做大做强的载体少。 4.3.1.5地理环境 地形构造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特征,土层较薄,水土保持相对困难,环境生态条件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极弱。 4.3.1.6“三废”治理 传统磷化工生产工艺产生“三废”对环境危害大,磷石膏等废渣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需要对老污染源进行积极、有效治理的同时要求新上项目严格按布局合理、符合城市总规和土地利用总规的要求下进入工业园区,同时,严格采用清洁工艺生产。 4.3.1.7工业信息化 工业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过程中信息化融合不够。 4.3.1.8新型工业化产业的基础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天福公司30万吨/年合成氨联产15万吨/年二甲醚、贵州川恒公司20万吨/年磷酸钙盐及5万吨/年净化磷酸、正益公司20万吨/年硫磺制酸、蓝天公司2万吨/年无水氟化氢及氟硅酸渣制取1万吨/年白炭黑项目建成;利森公司130万吨/年水泥、利森瓮福集团80万吨/年水泥缓凝剂、泰福公司3000万㎡/年纸面石膏板、瓮福集团25万吨/年硫铵、天合公司1亿块/年石膏抗水砖项目年底或明年初进入试产投产,将为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福泉市现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列表 序号 市属企业 行业 设计产能 (万吨) 主要产品 地址 1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 磷矿石450万吨、磷酸90万吨、硫酸200万吨、磷复肥(磷酸二铵、磷酸一铵、NPK复合肥、BB肥、重钙、普钙) 250万吨、工业及食品磷酸16万吨、三聚磷酸15万吨 马场坪 2 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30万吨合氨,15万吨二甲醚 3 贵州瓮福蓝天氟化工股份有 2万吨无水氟化氢,1万吨白碳黑 4 威顿公司 78 硫酸 5 市贵信黄磷厂 0.6 黄磷 贵州清和有限责任公司 3 颗料肥 6 贵州华宏塑业有限公司 包装 0.8亿条 编织袋 市福利编织袋厂 编织袋 7 贵州昆泉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建材 20 混泥土搅拌 市金山植物油厂 加工 菜油 8 市洪亮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 磷酸二氢钙 凤山 9 市利森有限责任公司 建材 150 水泥 10 邦泰(贵州) 铁合金有限公司 冶炼 5 硅锰合金 马场坪 11 市兴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凤山 12 贵州省福泉市铸钢厂 制造 马场坪 13 贵州森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 5 磷酸二氢钙 牛场 14 市牛场化肥厂 2 过磷酸钙 15 市牛场双星化肥厂 30 过磷酸钙 市牛场摸银硐化肥厂 10 磷矿砂 16 市贵虹有限公司 4.8 乙炔碳黑 17 市鼎盛氧化钙厂 18 市磷矿 采选 80 磷矿 19 市磷业有限责任公司 5 磷矿粉 20 贵州川恒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 15万吨磷酸氢钙,10万吨磷酸二氢钙,3万吨三聚磷酸钠,3万吨磷酸一铵 龙昌 21 市正益有限公司 25 硫酸 22 贵州省福泉磷肥厂 30 钙镁磷肥 23 市福达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5 钙镁磷肥 24 黔龙组合磷业公司福泉粒肥厂 5 颗料肥 25 黔南金福有限责任公司 3 烟草复混肥 26 福泉市三江化学有限公司 0.3 黄磷 27 贵州越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 10 过磷酸钙 金山 28 贵州福泉华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05 黄磷 29 市川福精细磷化工有限公司 2 磷酸二氢钙 30 市金鹿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机械加工 4.3.2 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3.2.1规模企业少,经济总量偏小 2010年,福泉市规模企业38家,比2005年增加4家;产值67.35亿元(占福泉市工业产值的91.14%) ,比2004年增加23.29亿元,其中,省级企业2家比2005年增加了6.75亿元,地方企业比2005年增加了16.54亿元。“十一”五以来,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1%左右,而二产占福泉市GDP的50%以上,GDP年均增长在12.5%左右,比“十五”提高2.06个百分点。 4.3.2.2产业产品结构单一 突出表现在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产品技术含量低、粗加工产品多。企业新产品产量主要集中在瓮福集团和川恒公司。 4.3.2.3 粗级加工比重大,产品附加值不高。 2010年,黄磷、磷肥、磷矿石(粉、矿) 等初级产品资源开发型的传统产业企业13家,占磷及磷化工规模企业17家的76.5%。采掘业6家,占规模企业的 15.8%。 4.3.2.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做大做强的载体少。 除瓮福、川恒公司外,其他企业没有自主研发平台,企业品牌带动能力不强,循环组合发展关联度不高,产业链不长。 4.3.2.5环境容量有限,生态承载能力不足,制约工业发展。 因生态脆弱、“三废”治理综合利用率不高、重化工比重大等诸多因素影响,环境保护压力大。 4.3.2.6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自我升级换代能力不足。 4.3.2.7土地利用集约度不高,集约化程度低,集聚发展不够。 4.3.3 工业发展有利条件 4.3.3.1 政策优势 福泉市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强力推进“工业强市”首选战略,软环境日趋完善。息峰—开阳—瓮安—福泉磷化工产业经济带是贵州省发展磷化工主体区域,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把发展磷及磷化工作为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福泉市同时是黔南州主要工业带,州政府专门委托编制了《黔南州磷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福泉市是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瓮福集团是国务院批准的头部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为上级在规划布局、技术改造及资金安排等方面予以重点指导和支持福泉市创造了条件。 4.3.3.2区位优势 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湘黔铁路和湘黔、黔桂、马遵三条主干公路在福泉交汇。贵新高等级公路,株六铁路复线公路与即将建设的马瓮高速公路贯通市境内三个工业园区,相连矿区。 4.3.3.3 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以 磷、煤资源储藏较大,开发程度较高,磷矿资源以储量大,品质优---闻名亚洲,有“亚洲磷都”之称,2010年磷矿石产量达到450万吨;煤矿整合技改完成后,到2012年产能达265万吨。 4.3.3.4 工业产业基础较好 已经形成了能源、矿石采掘、原料基础加工、精深加工等为一体,建材、冶金、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共同发展的工业产业群,瓮福集团公司聚集发展能力强,是贵州省、全州重要的磷化工基地。 4.3.3.5 技术创新 瓮福集团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发体系。公司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掌握了当今世界蕞先进的采选矿、制酸制肥和磷精细化工知识产权,具备向国内外同行业输出人才、技术、管理的能力。公司主产品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产品质量国家免检;露天采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浮选剂选矿、磷矿浆管道化输送、大型湿法磷酸生产装置国产化、磷酸二铵联产料浆法磷酸一铵、废气中回收氟制无水氟化氢、粗酸中提碘等创新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发展精细磷化工及氟碘化工奠定了基础。川恒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湿法磷酸深度净化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工程技术中心为省级研发机构,省级名牌产品小太子牌磷酸二氢钙饲料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五章 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目标 5.1 磷及磷化工产业 5.1.1 发展思路 依托福泉市丰富的磷矿资源和现有磷化工产业及技术研发优势,强力发展磷化工精深产品;加快推进磷化工产业向工业聚集区聚集速度,形成磷化工产业强大的产业聚集和竞争优势;促进大型磷化工企业集团交流合作,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磷化工产业发展升级的突破口,延长磷化工产业链条,提高磷化工产品的附加值;推进磷化工产业的信息化,加快建设新型磷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步伐。将福泉建设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磷化工技术开发和产品交易基地。 5.1.2发展目标 到2015年,磷及磷化工产业企业产值达210亿元以上,形成产值上100亿元企业1个,20亿元企业2个,10亿元企业3个,5亿元企业6个,产值上1亿元企业10个,实现税金7亿元以上。 到2020年,磷及磷化工产业企业产值达450亿元以上,形成产值上100亿元企业2个,50亿元企业2个,20亿元企业4个,10亿元企业8个,实现税金18亿元以上。 5.1.3建设项目 精细磷酸盐项目(重点发展电子级磷酸、工业级磷酸、食品级磷酸及工业级、食品级、医药级磷酸二氢钾) 、磷化工产业耦合氟、硅、碘化工、硝酸磷肥及其系列产品、窑法磷酸以及F下游系列产品等。 5.2 电力产业 5.2.1发展思路 加快实施煤炭企业的扩能改造,切实增强煤炭企业生产能力,以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依托,加快火电厂项目建设,加强电网建设,力争在福泉市形成电力直供区,为企业发展提供电价竞争优势,增加网内装机容量,尽快建成2个220kV变电站,为福泉市工业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5.2.2发展目标 到2015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0 万kW以上,年发电量达到60亿KWh,年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实现税金2亿元,建设220KV变电站2个、110kv变电站2个,直接为福泉市规模工业企业提供电力直供服务。 到2020年,实现产值12亿元,形成5亿元产值企业2个,1亿元产值企业2个 。年耗磷石膏300万吨以上。 5.2.3建设项目 2×60万KW火电项目;220KV变电站2个、110kv变电站2个。 5.3 建材产业 5.3.1发展思路 围绕磷石膏综合利用,建设系列磷石膏建材产业,做好150万吨/年水泥项目的服务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磷石膏板材在建筑领域的利用,为新型建筑材料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5.3.2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材行业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形成5亿元产值以上企业1个,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2个,年消耗磷石膏200万吨以上,全面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建筑材料,建立磷石膏建材生产和使用激励机制。 到2020年,建材行业实现产值12亿元以上,形成5亿元产值以上企业2个,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2个,年消耗磷石膏300万吨以上。 5.3.3建设项目 150万吨/年干法水泥、30万吨/年建筑石膏粉、5亿块/年磷石膏标砖、120万吨/年水泥缓凝剂(附产碳酸钙粉体) 、2×3000万平方米/年纸面石膏板等。 5.4 煤及煤化工(含替代和清洁能源生产利用) 产业 5.4.1发展思路 依托天福公司15万吨/年二甲醚项目,作为替代能源在福泉市范围内推广使用,发挥其带动效应。综合梯级开发水电、沼气等清洁能源。配套无水HF及炭黑发展电石项目。 5.4.2发展目标 到2015年,形成年产煤25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形成15万吨/年二甲醚、20万吨/年电石生产能力,规模工业产值达20亿元以上。 到2020年,形成50万吨/年电石生产能力,50万吨/年合成氨生产能力,规模工业产值达80亿元以上。 5.4.3建设项目 15万吨/年二甲醚、30万吨/年电石(配套氟化工和炭黑项目)、20万吨/年合成氨(配套硝酸磷肥项目等)。 5.5 特色食品加工产业 5.5.1发展思路 充分依托福泉市和周边县(市) 农副产品丰富的地缘优势,积极鼓励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特别要支持辣椒、马铃薯、水果的加工,争创知名品牌,发展特色经济。扶持酒业和矿泉水、肉制品、茶叶、大绿色食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层次。 5.5.2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实现特色食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上亿元达到4亿元,建设肉联加工企业1个,水果加工企业1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个,茶叶加工企业1个、白酒规模企业1个。 到2020年,实现特色食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建设肉联加工企业2个,水果加工企业2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个。 5.5.3建设项目 30万头牲畜屠宰/年大型肉联厂项目、2000吨/年果汁饮料项目、5000吨普通淀粉及变性淀粉项目、1000吨/年色拉油项目及茶叶加工等。 5.6 冶金产业 5.6.1发展思路 以科学开发利用资源,实施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底线,充分利用内外资源和市场。以资源(矿产和电力) 为基础,以磷矿伴生稀有金属和铝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点,以整合原有冶金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环保节能为发展方向,高起点选择落户企业,科学合理开发资源,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关闭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5.6.2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0年,冶金产业实现总产值5亿元,其中铁合金产业3.5亿元;形成相对完整的冶金产业集群,奠定冶金产业的基本框架,在稀有金属回收技术方面及有色金属压延精加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年产值3亿元以上企业1户。 5.6.3建设项目 2万吨/年白刚玉、棕刚玉及系列磨料加工;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项目;10万吨/年铝酸钙项目。 5.7 承接东部转移产业 5.7.1发展思路 依托拖拉机厂异地改建项目的实施,切实发挥马场坪园区辐射区--金鸡山区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上的平台作用,着力聚集拖拉机制造、电子器件、服装制作等产业。以装备制造业发展,寻求工业经济发展接替产业。依托军民水泥厂和市磷肥厂改制腾出土地空间的契机,充分利用现有办公室场所,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发展磷化工配套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及物流产业。 5.7.2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0年,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实现总产值12亿元,其低速汽车组装产业产值5亿元;配套包装2亿元;电子配件组装3亿元,服装2亿元,形成相对完整的配套产业集群。形成年产值上亿元以上企业4户。 5.7.3建设项目 10000辆/年拖拉机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玩具等项目。 5.8 战略性新型产业 5.8.1发展思路 依托现有磷石膏建材、二甲醚(替代能源)、窑法磷酸、硝酸磷化工系列产品等现有新型产业基础。规划发展战略性信息化、新型功能材料、医药中间体等战略性新型产业。 5.8.2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战略性新型产业产值在10亿元以上。到2020年达到20亿元以上。 5.8.3建设项目 含磷复合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医药中间体、窑法磷酸系列产品、硝酸磷化工系列产品等。 第六章 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布局及发展规划 福泉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以现在工业建成体系为基础,充分考虑交通、区位、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结构升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等原则进行规划,基地总规划面积44.6Km2,分马场坪工业园区、双龙工业园区、龙昌工业园区三个园区布局。 6.1 马场坪工业园区规划(辐射凤山、兴隆) 6.1.1规划区域 包含现有以瓮福集团、天福公司、国电福泉火电厂、利森水泥等企业建成区为基础沿G210公路向甘吧哨延伸,并分别辐射向凤山向兴隆和水山坡方向,考虑利用水山坡货运站为基础进行扩能,以解决物流瓶颈问题。规划区面积24.2KM2。(附图) 6.1.2企业情况 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5家,主要产品有磷酸铵盐、磷酸钙盐、合成氨、二甲醚、磷酸、硫酸、黄磷、三聚磷酸钠、无水氟化氢、白炭黑、硫酸铵、水泥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2010年规模工业产值达到47亿元。 6.1.3基础设施情况 6.1.3.1供水情况 该区域管道供水能力通过在建项目建成后达到2.9万吨/时,工业取水点有瓮福专用水库、高车水库(库容1755万m3) 、翁羊水库(库容58万m3) 和阿里堡河(常年径流量0.141亿m3) 、洗布河(常年径流量1.474亿m3) 、平堡河(常年径流量0.091亿m3) 、鱼梁河。 6.1.3.2 供电情况 园区内变电站目前有500kV福泉变(主变容量2×750MVA) 、110kV向家桥变(主变容量20+63MVA) ,在建变电站有220kV凤山变(主变容量2×180MVA) ,在建国电福泉火电厂2×600MW将有600MW对福泉地区直供。该园区处于铁路、高速公路、G210公路交织地带,福泉火车站、瓮福集团、天福公司、国电福泉火电厂铁路专用线都在园区内。该园区建成后,用电量为58万KWH。 6.1.3.3交通情况 水山坡火车站(货运站现闲置) 与园区毗邻。规划期内,园区交通主干道马场坪至甘吧哨段将扩宽到12-16米,并通过铁路、城市环线和高速公路建设缓解运输难题。该园区建成后,货运量(火车与汽车)运入量为340万吨/年,运出量为790万吨/年。 6.1.4 马场坪工业园区功能定位(以湿法磷化工为主,发展煤磷化工系列产品) a、金鸡山区以马场坪工业园区为产业发展基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配套发展服务、物流、仓储、机械加工、高新技术新材料、配套加工服务、肉品加工等产业。 b、杨柳坪区依托瓮福、天福、国电福泉电厂、利森水泥厂等企业为基础,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实现企业之间共生耦合,发展相关配套产业、高载能产业、精深加工和“三废”综合利用产业。主要发展方向:以瓮福、天福、国电福泉电厂等大型企业为基础,充分依托瓮福集团的科研平台、技术成果,发展:精细磷化工---净化磷酸、复合食品磷酸盐、饲料级磷酸三钙、电子级化学品、无水氟化氢,煤化工---合成氨、二甲醚、甲醇,氟化工---无水氟化氢、氯二氟甲烷、聚四氟乙烯、氟橡胶,硅化工---硅酸钠、偏硅酸钠、硅胶、硅酸铝,碘化工---粗碘、精碘、碘化钠、碘化钾、碘酸钙、碘化银,以及其他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为已建成的企业进行上下游相关产业配套。以天福公司为基础,发展新能源产业。 c、凤山阿里堡区为电力、建材产业、磷石膏制硫酸附产氧化钙、氯碱化工等产业功能区。 d、凤山甘巴哨至兴隆三根树区为有色金属冶炼、硅锰合金、镁及镁型材、铝及铝型材加工等高载能加工功能区。 附图6-1: 湿法磷化工产品(以年产40万吨湿法磷酸下游产品系列) 图6-1 湿法磷化工主要产品示意图 附图6-2: 煤—电—化循环经济示意图 图6-2 煤——电——化循环经济示意图 6.1.5 发展目标 到2015年,规模工业产值达到224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76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规模工业产值达到43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规划期内主要产品产量:肥料磷酸一铵、二铵168万吨/年,1万吨/年电子级磷酸,合成氨30万吨/年,二甲醚15万吨/年,无水氟化氢5万吨/年,净化磷酸30万吨/年,饲料级磷酸三钙5万吨/年,复合食品磷酸盐5万吨/年,硫酸160万吨/年,硅酸盐5万吨/年,碘化学品0.1万吨/年,氟化工产品6万吨/年,水泥300万吨/年,硫酸铵50万吨/年,热电装机120万千瓦,“三废”综合利用350万吨/年,铁合金10万吨/年,铝型材加工10万吨/年,磷酸铁锂1万吨/年,磷酸铁5万吨/年,六氟磷酸锂0.5万吨/年,锂离子电池10万只/年,50万立方米商品混泥土/年,包装袋2亿条/年,包装桶500万只/年,仓储物流100万吨,低速货车0.5万辆/年,3万吨肉品加工/年。 6.1.6 本园区资源化利用 (1)含氟废气的治理 a、含氟废气的排放量 磷化工生产过程中,含氟废气的排放是不可避免的。含氟废气的排放量与所用磷矿的含氟量有关。以湿法磷酸生产为例,有4~10%的氟呈气体逸出,0.5~1.0%转入磷石膏中,60~65%存在于过滤后的萃取磷酸中。磷肥生产中的氟气浓度可为0.96~1.02%,是生产有价值氟化工产品的氟元素来源。一般采用三段吸收塔处理后,废气经除沫即可达标排放;吸收液中的氟硅酸是加工氟化工产品的原料。 b、生产氟化工产品 高档次氟化工产品有纯氟化氢、多晶硅;中低档次产品有氟化铝、冰晶石、氟硅酸钠等等。另外,也是有机硅生产的原料。 (2)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措施 a、排放二氧化硫烟气的污染源 磷化工生产中使用的燃煤锅炉、回转窑(磷酸三钙及窑法磷酸) 、回转干燥器(黄磷) 等,均有含二氧化硫烟气的排放。 b、大型锅炉烟气的治理措施 磷化工企业中蒸发量在20吨/小时以上的锅炉,多数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为控制二氧化硫达标排放,一般在燃煤中添加脱硫剂(石灰或其他钙盐) ,使煤在锅炉中燃烧的同时,煤中硫呈硫化钙沉淀物随煤渣被除去,从而保证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减少,达到排放标准。 c、小型锅炉、回转窑等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治理措施 多数企业采用水膜除尘(一级或二级) ,可以达到含尘量小于50毫克/立方米,含二氧化硫小于200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少数企业可以在除尘水中添加石灰乳(或电石渣) ,维持水呈碱性(PH8~8.5) ,将排放气中酸性二氧化硫烟气脱除,达标排放;循环污水封闭循环不外排;渣中硫化钙定期清除,卫生填埋。 d. 含尘烟气和扬尘的治理措施 大型锅炉含尘烟气治理措施,普遍采用袋式除尘或电除尘(三电场或四电场) ,可以做到达标排放。 原料粉矿或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烟尘,采用袋式除尘是有效的,除尘效率均在99.5%左右,可以达标排放。 凡有粉尘泄漏之处,均应密封良好。从工艺设备想办法杜绝粉尘危害。难于避免的扬尘,应采用硬质路面和洒水降尘。 湿法磷酸或过磷酸钙生产中,磷矿的粉碎应选用湿法和湿磨。 e. 硫酸生产中二氧化硫烟气排放的控制 对于磷化工企业中的硫酸装置,应采用“两转两吸和3+2或3+1”的工艺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