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答好产业发展三道题
建设创新高地、产业高地、生态高地、宜居福地、善治高地的“四高地一福地”是铜山的奋斗目标。转型升级怎样积蓄动能?产业链如何精准发力?产业发展何以更快更好?铜山产业发展以问题为导向,在直面问题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加速发展;在加速发展中,肩负新使命担当。
上月底,在铜山区举办的2021中国铜山金秋投资洽谈会上,涵盖高端装备与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与ICT、新能源与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四大类的28个优质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近300亿元。
去年9月落地,11月开工建设的中南高科园区平台项目,目前园区一期18栋厂房,半数已完成招商,16家企业即将入园。未来,这里将致力打造徐州区域内产业影响力蕞大的智能制造集聚区。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25亿元,预期年税收额1亿元,可解决2000人就业。
从产业结构偏重,直面转型升级的“必答题”,到主动延链补链强链,优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加分题”,再到系统推进,破解实现路径的“抢答题”,铜山产业发展以问题为导向,在直面问题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加速发展;在加速发展中,肩负起新使命担当。
产业结构偏重,曾是铜山产业长久以来面临的“痼疾”。钢铁、焦化、水泥、热电等重工业,一度支撑着铜山产业的大半壁江山。
直面问题,成为铜山产业发展的新起点,发展的动力源。顺应四大行业整治的“大势”,铜山拉开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幕。
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破旧”。2018年开始,铜山陆续关停并转钢铁企业11家、焦化企业3家、水泥企业14家、热电企业3家,关闭化工企业61家,关闭“散乱污”企业超过2000家,在徐州市关停整合的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四大传统行业企业中,铜山企业超过六成。因四大行业整治,铜山每年的应税销售收入减少超400亿元,税收收入减少近15亿元。
凭借绿色发展的定力“立新”。在腾挪出的发展空间上,铜山产业发展正积蓄出磅礴的新动能——在柳泉,停止钢铁生产的徐州泰发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迅速“转舵”智能制造,今年联手象屿精工打造总投资115亿元的工程机械及车辆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各类工程用履带60万吨、各类工程机械配件100万吨,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在茅村,新上马的康瀛机械智能制造项目,盘活茅村四大行业整治后的金霸王、青山水泥厂地块135亩地,新建起重机架臂生产线,采用国际顶尖切割技术,以“智”造代替传统制造,运用精细等离子切割机、焊接机器人等先进设备,蕞终产品实现履带式起重机整车装配,年产8万吨机械零部件。据统计,1-8月全区共签约项目70个,其中盘活利用四大行业整治腾退土地1115亩,招引落地项目7个,总投资135亿元。
依靠不畏困难的智慧“解局”。为保证职工安置,铜山头部时间将关停奖补资金拨付到位,以平稳顺利推进企业的停火停车及职工安置。为帮助关停企业的职工再就业,铜山区每年开展50场以上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并从全区企业中梳理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为帮助企业重新“启航”,铜山积极鼓励支持企业“二次创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全力帮扶。
转型升级,既是阵痛,更是“重生”。剜除旧疾,铜山实现了产业脱胎换骨式的重构。通过新产业、新项目的快速回补,铜山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基本将企业关停并转产生的数据缺口弥补上来,预计今年全年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可达到900亿元,基本实现消长平衡;新旧动能转换更加充分,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展到21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017年的34%提升至2020年末的45.9%,累计提高了11.9个百分点,产业体系更加高端,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万元GDP能耗消费量由2017年的0.71吨标准煤降至0.57吨标准煤,下降了近20%,通过源头治理,全区大气质量提升明显,空气优良天数比率由2017年的48.9%提升至2020年的73.5%,真正走上了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转型升级取得实效,让铜山更深切体会到,方向对了,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远,也让铜山更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只被动接受,更要主动作为。
通过深入分析产业发展基础,铜山明确了安全应急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绿色生态食品加工、钢结构建筑、软件和IT服务、节能、建筑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特钢与精密铸造、工程机械与农业机械、环保科技等12条优势产业链。
为聚焦重点主导产业精准发力,精耕优势产业链整合提升,今年铜山在12条产业链的基础上,又制定了“三主一特两新”的产业链体系:安全应急装备、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绿色冶金、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高端装备与工程机械、新一代电子信息。
针对每一链上产业的发展,铜山绘制产业链“五图”“六表”,以“一链一策”系统推进——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结链上36家企业,打造电机、电控、车桥、发动机缸体等零部件到商用车、物流车、乘用车等整车相对完善的整车制造和优势零部件产业链,到2025年形成500亿级规模。
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进一步明确矿山专用安全装备、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消防装备、无人智能科技、监测预警装备五大发展方向,力争到2025年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00家,实现产值400亿元,不断扩大全国影响力。
高端装备与工程机械产业以高端突破、智能转型为路径,加快研制新型工程机械,到2025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绿色冶金产业以精品提升、绿色发展为路径,依托徐钢集团、肯纳金属、爱斯科等重点企业,着力发展精品钢材、精密构件、精深有色三大领域。到202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明确医疗器械和生物检测主攻方向,到2025年将实现产值100亿元规模。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以承接转移、高端发展为路径,突破产业关键部件,加快实现产业的链式聚集和联动发展,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2025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一组数据,足以佐证。1-9月,全区重点培育的30家企业27家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到90%,实现产值增长41.8%,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0个百分点。全区亿元企业达到85家,较上半年月增加21家,累计完成产值447.8亿元,同比增长40.1%,高于全区增速4.3个百分点。
走好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路径,是一道关乎抢占发展先机的系统化大题。解决“大题”,铜山依然从问题出发,一一梳理,个个“击破”,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推动产业迈向更高端。
如何扩大有效投入?铜山区加大产业链精准招商力度,将招商引资视作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号工程”,紧紧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不断加大招商力度,今年以来累计签约重大产业项目87个,投资55亿元的徐工青山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已开工,投资65亿元的中信戴卡、投资55亿元的一汽奔腾淮海新能源项目已签约,总投资115亿元的象屿(徐州)工程机械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强大吸附集聚作用。
如何加快项目建设速度?铜山全面推广“拿地即开工”机制,通过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建筑工程施工证各类前置件要件“模拟化审批、技术性审查”模式,强前期、并环节、零停顿、缩时效、快审批,打造项目建设全程无堵点的“铜山速度”,推动招商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截至目前,铜山在建2021年度各产业链重大产业项目63个,皆快速推进。总投资20亿元的粤创液晶显示器项目,目前厂房主体封顶,外立面装修完成,一期生产线洁净厂房部分装修结束,部分设备安装调试;去年4月开工建设的系数精工大尺寸风电轴承项目,去年11月,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并试生产,当月实现销售收入5050万元,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风叶主轴轴承、变速器轴承、发电机轴承等12万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8亿元。
如何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铜山实行精准滴灌,下大力气破解产业链发展中的资金、科技、人才、平台等瓶颈制约。在资金方面,围绕优势产业链设立8支总额105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同时由区四大国资公司全面参与专业产业园区建设。在科技人才方面,制订出台科技创新“五融合五落地”方案,每年安排3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全面落实市“555”引才工程任务,2020年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10个、团队4个,数量均为苏北头部。在平台建设方面,铜山充分利用“四大行业”整治腾退空间,大力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高起点推进徐州高新区、铜山经开区和6个镇级工业园“1+1+6”产业园区建设,突出差异化、特色化方向,每个镇级园区聚焦1-2个重点产业链,高新区、经开区大力发展“一区多园”,实现以园聚链、以链集群、集聚集约发展。
全要素助推产业发展,让铜山产业更具生机和活力。来自铜山区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月,全区累计完成产值608.7亿元,同比增幅35.6%。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03.4亿元,同比增长82%。工程机械产业累计实现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44%。安全产业累计实现产值52.7亿元,同比增长36%。新型冶金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07亿元,同比增长66%。
数字的背后,展现的是铜山四大行业关停影响“缺口”正在加速弥补,特色优势发展产业后劲持续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以产业强肩负新担当,铜山奋进“十四五”加速发展新征程。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苏新网备200602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视听许可证1009344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0014号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