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内容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中国教育新闻网-记录教育每一天!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admin2周前 (03-24)新闻中心7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办学肇始于1911年,1958年开始本科办学。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的校风,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06年,学校物流学院应时而生,积极探索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供应链、培育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形成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协同体,提高了物流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职业素养,厚植了其爱岗敬业的情怀,通过构建产教融合的有效机制拓展了办学平台、丰富了办学资源、提升了师资水平,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在物流学科专业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学校建立了一支以国家级别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领衔的教学研究团队,通过全面加强课程思政,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让学生了解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增强对物流类专业的认同感。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鼓励教师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等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实施全员课程思政,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爱岗敬业情怀。通过介绍国家物流政策、法规以及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讲述物流在国民经济、社会和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物流产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探索物流行业的前沿技术、业态和管理模式,提出创新想法和解决方案。通过案例教学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构建协同联动的课程思政体系,涵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装备、人工智能、运营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

  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打通创新人才培养链,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学校物流学科专业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优势,主动服务企业需求,赢得企业的认可。学校的“现代物流实验中心”“智慧物流与冷链技术实验中心”等5个省部级优势特色学科实验中心(室)以及“智慧物流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都是国内优质的物流教学科研平台,通过产教融合,直接对接物流产业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难题,提升创新驱动力。企业主动要求投资共建创新实验室,拓展了实验室资金来源,提升了实验室的品牌影响力。通过行业调查,了解物流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按照“知识点—知识单元—课程—课程群”的思路,重构课程体系,出版配套教材。对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两个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合理区分,既避免了不同课程之间知识点的重复,又避免了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成立现代物流产业学院,推进产学协同,成员包括物流行业标杆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建立产教融合章程,对产教融合的宗旨、目标、任务、运作模式,以及学校、行业协会、合作企业的职责与义务等进行规定,明确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实现全方位、高水平、可持续的深度融合,促进协同稳定发展。积极“请进来”,将合作企业的技术与管理骨干根据条件聘请为产业教师(导师),与校内导师组成产教融合师资队伍。与物流企业合作开展物流系统优化项目、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开发项目等,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设立湖南省大学生现代物流设计竞赛,竞赛题目全部来自产教融合头部企业,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提升产教融合的区域协同水平。

  学校将学科竞赛与教学过程相融合,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通过激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在竞赛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开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等核心理论课程,又设置物流软件操作、物流系统规划实验等实践课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前沿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理念,确保知识迭代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将课程思政和学科竞赛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压缩理论课学时,在学科竞赛中取得的成绩直接与学分挂钩,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别学科竞赛都可以获得学分,学科竞赛总学分占实践教学学分的50%。积极搭建多样化的竞赛与实践平台,不仅举办各种级别的创新创业竞赛,如校级、省部级和国家级别竞赛,还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各种实践活动,校企合作共建核心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设系统、全面的课程,提供必要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和课外渗透、自主与引导结合”的实验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设立奖学金,对在创新创业竞赛和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业过程,规避潜在风险,搭建创业孵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资金支持和资源对接等服务。将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统筹考虑,构建多元化实践生态系统,包括支撑平台、组织形式和内容主题3个层次,拓展了实践教学空间,丰富了实践教学资源,增加了实践教学手段,补齐了实践教学短板,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物流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果,办学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两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提升了课程质量,如“供应链管理”课程获批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国家教育部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百余项。物流类专业被中国物流学会授予全国物流人才培养基地。

  未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为物流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构建高效、环保、智慧化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zngk.vip/index.php/post/3129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喜讯!国家级!新序列!

喜讯!国家级!新序列!

  12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单的通知》,我校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优化整合评估工作,纳入新序列管理。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2年各省普通本科批录取分数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2年各省普通本科批录取分数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2年各省普通本科批录取分数线   湖南科技大学2022年湖南体育类录取分数   湖南科技大学2022年山东体育类录取分数   湖南科技大学2022年广东体育类录取分数   湖南科技大学202...

2021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公布

2021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公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年北京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年天津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年河北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年山西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中南...

202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蕞新排名在湖南排名和全国排名数据

202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蕞新排名在湖南排名和全国排名数据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历年全国排名【校友会版】   在校友会版本排名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0年全国排名第188名,2019年排名第236名,排名上升了48名。   在蕞好大学版本排名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全国排名第21...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通讯员 李静蕾 沈晓岩 记者 杨怡晴)11月17日,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签字仪式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举行。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静,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吴义强、副校长闫文德,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院长余应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4年考研调剂信息公告:经济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4年考研调剂信息公告:经济学院

  我院非全日制农村发展(095138)专业现有少量调剂名额,将开放调剂系统,所有考生的调剂都必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请注意如下事项:   4月9日20:00,开通时长不低于12小时,关闭时间根据系统填报情况确定。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金推动特色学科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金推动特色学科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一所立足中南、面向全国,以林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该校从1990年开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到2006年,共有57个项目获得批准,资助面涉及林学、生态学、植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该校受科学基金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