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后,江门重大科研平台和机构的掌舵人、普通研发人员已经抖擞精神,继续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他们结合机构职能、技术特长,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江门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光和热。昨日,本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看江门”媒体采访团深入一线采访了解其科创、现代化产业发展的新成果。
2月6日上午,江门双碳实验室实验楼“第三代光伏技术中心”,特聘研究员易际埕博士正聚精会神地做着材料合成实验。
“我惦记着自己的实验,大年初七提前一天回到实验室。”易际埕是浙江温州人,去年在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时,已经知道江门双碳实验室条件很好,于是决定到江门双碳实验室继续从事新材料研发工作,“这里有先进的设备和充足的实验场地,而且江门光伏产业基础雄厚,这对一名独立研究员而言,很有吸引力。”
去年3月,易际埕负责参与搭建“第三代光伏技术中心”,并于今年1月正式入职江门双碳实验室,负责柔性光伏方向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目前,该中心有2名特聘教授、1名科研助理和3名访问学生。
江门是广东省发展硅产业的“主战场”,硅能源产业也是江门重点布局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江门双碳实验室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徐明介绍,去年,江门双碳实验室柔性引入的港科大颜河教授团队在有机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有了突破性进展,而钙钛矿领域技术突破对光伏产业影响巨大,“在合作探索的初期阶段,超过半数的合作企业在对该材料进行初步尝试时,给予正面反馈,这款钙钛矿聚合物空穴传输层材料在提升器件效率、优化稳定性等诸多关键指标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有望为江门乃至大湾区钙钛矿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目前,该团队正寻求将该技术在江门落地转化。
近两日,徐明行程满满,开动员会、听汇报,动员大家加快科研进度和成果转化力度,推动双碳科普馆加快建设,晚上还要加班修改学生论文。他通过其团队研发的智农物联网管理平台,仔细查看一千八百公里之外的山东泰安蔬菜大棚的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湿度、土壤养分等指标。待查看平台系统运行后,徐明继续与研发团队一起讨论完善物联网管理平台的建议与方案。
记者了解到,江门双碳实验室二氧化碳气肥技术推广硕果累累,已在广东、河南、山东、陕西等地成功推广逾130公顷,在江门已和新会茶枝柑、杜阮凉瓜等产业进行试点示范。“我们与新会林科所合作,经过一年实验比对,柑皮增产31%左右,柑皮中有效成分黄酮类物质指标有增加。”徐明介绍。
在碳计量等社会服务领域,江门双碳实验室积极为我市的外向型企业和出口企业提供碳计量咨询服务,并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项目合作。目前,该实验室已服务江门20多家本地企业。该实验室与港资企业——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供应链碳盘查服务。此外,该实验室的服务范围还拓展到佛山等地,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齐力澳美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专业的碳计量方案。
连日来,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门产研院”)院长林展江一直在位于江门人才岛的办公室准备今年拟开展工作的资料和方案。
“今年我们有几个项目会落地投产,还有几个项目正在洽谈中。相信今年是个丰收年!”林展江对今年工作充满信心。
在江门产研院展厅内,林展江向媒体记者介绍着一个个即将落地投产或意向落地的项目:耐高温有机硅涂层材料项目、5G+8K超高清显示用高亮背显示模组项目、一站式美妆创新服务项目……据介绍,自2020年8月成立以来,江门产研院举办了“邑科汇”系列成果对接活动,成功对接了100多个项目,目前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的项目就有60多个,取得较好经济社会效益。
总结经验,林展江表示:“江门产研院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环节的不同需求,进行协同创新,推动研发成果更精准地对接各个地方的产业需求。”
此外,江门产研院积极导入各类高端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技术育成孵化,深入开展技术服务。根据蓬江、台山、鹤山、恩平等县(市、区)的产业特点,精准布局“一院多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江门传统产业蕞大需求就是转型升级,为此,江门产研院发挥超级算力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联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在江门设立分中心,依托省科学院不同学科的科创力量,助力江门市摩托车、智能家电、装备制造及健康食品等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
“特别在摩托车、船舶制造等领域的新产品设计、仿真分析得到了广泛应用,以现代科技手段驱动江门快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林展江表示。
林展江举例说,江门某知名摩托车企业通过应用超算模仿分析,产品的研发设计周期从原来的6个月缩短到15天。江门大型船舶企业应用超算进行船舶整体设计及常态性能预估与分析,设计精度超过95%,节省模具开发费用超过50%。
值得一提的是,江门产研院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出一套“先试用、后付费”的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需求方与供给方“双向奔赴”,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
![葛毅明微信号](http://zngk.vip/zb_users/theme/tpure/style/images/lazyload.png)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http://zngk.vip/zb_users/theme/tpure/style/images/lazyload.png)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