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勇立潮头闯新路续写“江中明珠”新荣光
中国江苏网1月21日镇江讯(孙薇)腊月,寒意正浓。但是在扬中,持续走低的气温却无法阻挡各大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火热建设景象随处可见,处处跃动着蓬勃生机与活力。
蜂巢易创扬中产业园正式开园,发动机、变速器、电驱动总成等项目竣工投产,智能转向、精诚工科等项目加速推进;中南高科产业园、红星美凯龙扬中商场等项目顺利竣工;云企智造、量子科技等56个项目全面开工、加速推进……这片位于长江中的产业热土,已大步迈入了“强起来”的新征程。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又是一年春光好,又是一段新征程。扬中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要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着眼“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传承“四千四万”精神,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勇立潮头、勇闯新路,始终保持“闯”的劲头和精神,当好追赶超越的“奔跑者”,干出现代化建设的“争雄势”,在谱写“江中明珠”新篇章中争得更大城市荣光。
2020年,23个镇江市级、80个扬中市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2.1亿元、85.7亿元,一个个项目蹄疾步稳、落地见效,让人们聆听到一座成长型城市的嬗变和拔节。
“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扬中市委全会和2021年两会纷纷发出深入实施“产业强市”的号召,扬中也站在了转型跨越的关键期、拐点期。
转型跨越,迫在眉睫。怎么转?坚定不移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首位战略,扬中将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加快壮大主导产业规模,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能级跃升,全力打造具有扬中特色的地标性现代产业集群。
大力提升产业层次。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拓链,加快智能电气、新能源、临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内涵式提升;聚力项目招引建设,坚持“一切围绕项目干”,持续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举全市之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确保项目招引实现更大突破;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培植一批新增长点,全年新建、续建重点产业项目70个以上;大力发展港口经济,进一步优化岸线布局,清理盘活低效岸线资源,提升集约化利用水平。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培扶创新主体,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计划,培育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为重点的企业创新“矩阵”;集聚创新要素,深化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新区提档升级,稳妥推进“小散低”园区撤并整合,打造一批主题园区、特色园区,提高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运营质效;加快成果转化,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行重大项目攻关“揭榜挂帅”,不断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落细落实纾困惠企各项政策举措,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切实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和发展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市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健全落实镇村“全科窗口”服务机制,实现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只进一扇门”集成融合;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坚守实业、深耕主业,着力打造一支具有扬中特质、国际视野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工程、开展城乡治理创新工程、推进城乡要素融合工程……早在2020年8月出台的《关于争创全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试行)》中,扬中就提出要以“五大工程”20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启城乡融合发展“探路之旅”,打造美丽江苏建设“新典范”的发展思路。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0年,扬中城乡融合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城市面貌持续改善,滨江新城、 西城区棚改项目二期、扬子新村片区改建项目二期有序推进;“五水联治”成效明显,基本消除城区主要河道黑臭水体;城市网格管理服务不断优化,城市更加整洁有序;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实现了行政村、联建类型、国有企业平台“三个全覆盖”;生态底色更加鲜明,全面完成“两违三乱”整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PM2.5平均浓度绝对值、地表水环境质量均位列镇江市头部。
新的一年,城乡融合的“扬中之路”如何突破?扬中市委全会也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优化全域空间配置。坚持多规融合,持续完善交通、管网、岸线等基础设施专项,加强用地管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完善交通网络,切实提高综合运输效率。
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改善城乡面貌,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坚持精细管理,优化智慧停车服务,始终保持“双违”查处高压态势,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启动城市增绿补绿专项行动,推进城市渐次更新,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升产业水平,持续深化“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建设美丽乡村,优化乡村治理,将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八位一体”运维机制、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紧密结合,加快美丽田园乡村建设,打造农村即景区、生活即旅游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岸线保护,强化污染防治,深化“五水联治”工程,实现城乡河道长治久清,推动绿色升级,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以发展的“含绿量”体现发展的高质量。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然有着鲜明的民生底色。
2020年,高质量完成建档立卡户1672户3141人脱贫和106户危房改造任务,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 79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6%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和 5.5%;基本建成市镇村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为民(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深入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信访工作绩效位列全省前列……透过扬中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年一度“民生账本”,可以清晰地看到,民生关切,就是政府关切。
民生有温度,幸福才能更有质感。2021年的两会,扬中再一次为勇闯民生改善新路、创造更高品质生活标注出了“新航向”。
多渠道促进富民增收。严格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更大力度促进城乡困难人员、退役军人、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吸引扬中籍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全年新增就业5500人;用足用好企业稳岗稳就业相关政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始终保持脱贫攻坚政策不脱钩、不断档,健全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个性化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方案,确保动态清零。
多层次健全保障体系。积极推动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全面覆盖、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培育连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品牌,培植医养融合项目,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00张,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2家、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家,创成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地区”;积极对接医保“大市统筹”,加快医保网上办、掌上办,稳步提高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待遇。
多领域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推进高品质学校集群发展,加快青苗国际学校、城西小学建设,建成头部幼儿园、恒大配套园、复旦配套园,搬迁使用第二幼儿园,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精神病防治院、中医院综合大楼、八桥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办好第十八届河豚文化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探索城市书房和乡村阅读空间建设。深化教体融合、文体融合,新增公共体育设施面积5万平方米。
协调发展 塑造城乡融合“生态”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工程、开展城乡治理创新工程、推进城乡要素融合工程… …早在2020年8月出台的《关于争创全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试行) 》中,扬中就提出要以“五大工程” 20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启城乡融合发展“探路之旅” 。提升产业水平,持续深化“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建设美丽乡村,优化乡村治理,将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八位一体”运维机制、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紧密结合,加快美丽田园乡村建设,打造农村即景区、生活即旅游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
协调发展 塑造城乡融合“生态”实施乡村产业振兴...
2024年江苏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聚焦2024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举报电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20110153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