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报告,透出招商引资“根”在哪?
南京市政府为全面了解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情况,更好地发挥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深化,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在常委会分管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2个月的专题调研。前后赴栖霞、鼓楼、建邺、溧水、江北新区、南京经济开发区等地实地考察了项目开工及运行情况,召开招商一线人员、条线牵头部门、区人大及投促部门调研座谈会,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向省内外先进地区积极求教,对照检视不足、探索学习成功经验。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风险动荡加剧的形势下,这样成绩的取得,与我市在招商引资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投资环境、调整工作方式密不可分。具体来讲,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色和趋势: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我市克服过去“见商就招”的粗放式做法,立足创新名城建设,着眼产业链水平提升,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目标和方向,通过项目引进不断优化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一是瞄准重大项目和产业龙头项目,建立“531”项目推进机制,由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联系挂钩推进重大项目,抓组织调度、抓问题协调、抓要素保障,力促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二是聚焦“4+4+1”主导产业方向,切实做深做足做强产业招商文章,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地标,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速,强化科创类项目招引力度。三是紧盯重点国家和地区,聚焦欧美、日韩、港台等重要外资来源地,结合“生根出访”,深耕创新大国、关键小国,吸引创新要素和外资项目集聚;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圳大湾区产业转移项目资源,围绕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开展招商活动。经济新常态下,土地成本优势难以为继,人口红利日渐消失,企业开始更加关注投资环境。我市积极适应形势变化,一方面,着力构建诚信高效的投资软环境。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创新,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压缩审批流程和时限;开展“信用承诺制”改革试点,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推动临时建筑规划审批方式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提出“五个100%”目标,要求对招商引资签约承诺事项100%跟踪落实,杜绝“空头支票”,对重大产业项目提供100%专班服务,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优质充裕的投资硬环境。抢抓政策机遇,不断完善交通、通讯、能源、水利、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资本、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加快推动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更新活化老旧楼宇,打造创新“硅巷”,落实重大项目要素保障。调研中发现,建邺区通过打造“小莫”企服,为每栋楼宇内的所有企业提供落户、政策兑现等一条龙服务;溧水区创新方式,积极为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解决用工、用地难题,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全市上下主动作为形成了南京投资环境的强大“磁力”,《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白皮书》中,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投资环境指数评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极大地增强了海内外来宁投资兴业的信心和动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市不断探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大数据化招商、资本化招商、市场化招商“三化”招商取得突破性进展,前后与11家商业银行、五大地标产业全国性行业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展有效项目信息来源供给;汇聚211家生物医药企业及相关单位、39位产业发展顾问,成立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投资促进会,通过专业招商,推动产业招商方式转型。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各版块积极把握区位优势,以商引商着力补链成群。如江北新区积极发挥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开放新高地优势,优化“一谷一园一示范”空间布局,强化产业链与投资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生物医药等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江宁区利用产业集聚优势,招引T3出行、LG二期、宽体飞机、南瑞IGBT等优质项目,为“江宁智造”注入新动能。在新冠疫情期间,全市各板块还创新方式,变项目洽谈“面对面”为“线连线”,变项目签约“见面签”为“网络签”“云上签”,蕞大程度减少疫情对项目签约落地的影响。缺乏市级层面产业导向约束机制,招商政策与产业发展规划未充分结合,有些板块、园区在招商过程中还存在未充分考虑项目与本地资源的匹配度,盲目争抢优质项目的现象,导致议价空间上升、招商实际效益下降,产业规模集聚优势难以发挥。市委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意见中提出要建立项目跨区流转和利益分享机制,但调研中发现,项目信息首报及避让制度、市级重大招商项目统筹推进机制没有真正落实,全市招商项目信息对接、流转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项目总量虽然实现突破,但质量不高,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财税贡献优的好项目、大项目还比较缺乏。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投资项目数,占比较少。招商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偏少。签约项目落地率不高,部分签约项目未实际落地或者项目仅注册但实际投资额未到位,项目实在度有待提升。开工运营率较低。调研中发现,项目成熟度不高、土地及环境要素约束是部分用地项目开工建设、落地的瓶颈,某板块签约项目中涉及供地项目34个,但只完成了9项供地,占比仅为26.4%。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市场整体投资疲软,项目落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目前招商引资的考核指标要求偏重数量,与要素供给匹配不够,一定程度造成签约落地率偏低问题。系统对于现有政务数据的融合和信息共享不够,系统内部模块间信息整合不够,消耗了一线招商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考核细则不够明确,考核要点多次更改,甚至出现一个月更改两次考核要点的情况,常态化的督查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全市招商人员近1500人,除个别板块和区采用市场化运作对招商人员有激励性措施外,大部分为体制内兼职人员,缺少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现有招商人员岗位流动性较高,难以积累到丰富的行业经验及资源,在捕捉和开拓项目线索、深入开展项目分析方面专业基础欠缺,很难适应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需要。除此之外,调研中基层一线招商人员和企业经营者还反映,目前因对实际利用内资的认定范围限定为“市域外投资者”“市外资金”,对存量企业再投资和回宁投资的南京籍投资主体激励度不够;在签约金额的认定和投资项目的审核中,需要企业提供的信息材料包括投资结构、投资计划、融资合同等,部分涉及商业秘密,企业无法提供;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国内需求和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明显,招商难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不抓招商引资,稳中求进就没有支撑,争先进位就没有后劲,城市发展就没有未来。为更好地发挥招商引资对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不断增强城市创新升级动力和开放互融活力,加快新南京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建议:一要注重整体性,建立市级产业导向约束机制,紧扣不同区域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突出各区主业,完善项目信息首报及避让制度,健全利益分享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推动项目有序落地,避免区域间同质化招商竞争,进一步增强重点板块、园区的承载能力和优势。二要坚持前瞻性,完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围绕重点招商项目做好前期调研和策划论证,做好产业政策、产业基础能力、市场前景等分析,提高招商精准度。三要强化统筹性,坚持“搭台唱戏”和“借台唱戏”并举,推动各类专题活动与项目招商活动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协会招商、亲情招商、校友招商等形式开展全方位招商,进一步强化区域协作,形成招商合力。四要保证规范性,项目签约协议应严格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符合用地、环保相关标准,协议内容应明确双方核心权利义务和对赌条款,避免为急于完成招商任务而放松合同审核、随意附加承诺和条件等现象,确保项目依法依规顺利落地落实。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和政务环境,集成招商优惠政策,严格兑现政策和承诺,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借鉴苏州投资热力图做法,形成更加清晰直观的平台载体、产业园区、投资合作导引图,为海内外客商提供实时高效的投资指引;尽量减少各级政府部门涉企检查、考核等对企业正常投资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要进一步完善各板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实施和“新都市”城建基础投资为契机,完善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新型都市工业等“新产业”功能配套,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为项目签约落地提供优质的生产经营环境,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环环相扣。要进一步统筹整合要素资源,创新用地模式,挖潜用地空间,全面实行“前期介入、联动办理”,破解用地难题;强化金融信贷支持,推动金融信贷更多地向实体经济倾斜、向项目建设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产业基金等各类基金作用,破解资金难题。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绩评价体系和考核惩戒机制,要注重导向性原则,建立市级重大招商项目论证机制,在考核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等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加强对项目的资本集聚度、与区域产业结构规划指标的匹配度、税收前景、本地就业拉动、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评估,引导优质项目落户,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鼓励本地企业扩大再投资行为,避免资金外流,充分激发投资主体热情和资金运转活力,营造尊重和激励市内外企业家投资创业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对招商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和弄虚作假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招商引资各环节抓细抓实。要坚持可操作性原则,遵循当前招商工作体制机制,切合招商工作现实需要,细化统一信息采集和录入标准,整合系统模块结构,为优化项目评估和决策工作提供便利。要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力度,充分利用政务数据融合和信息共享减轻重复性信息填报负担,减少企业报送材料压力,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一是要积极推广完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招商引资新机制,打破身份限制,建立以实绩论英雄的薪酬制度,充分调动基层招商人员的招商引资积极性。二是要进一步落实用人计划,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实一批“精于产业研究、精于政策把控、精于项目甄别、精于谈判技巧”的专业人才到招商引资一线工作。建立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向高端专业人才倾斜的制度。调研中不少同志反映,高端人才子女就学等生活问题的解决比财税优惠更有吸引力,留住一个人才,就能带来一个项目。三是要完善容错免责机制。建议市级层面研究制定规范招商引资的指导性办法,区别对待探索创新招商方式出现的失误与违纪违法行为、南京南京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此前撰写的《南京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供参考依法依规为企业办事的无意过失与谋取私利行为,对招商引资过程中出于公心,且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上级无明确限制的工作失误或过失,坚持宽严相济原则,给予容错免责。
产业地产专业自媒体【园区产业招商】
超过22000园区招商人关注了我们!
强烈推荐您关注
关注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
自动加入产业地产交流群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