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凉山“蕞炫民族风”把彝族歌舞带向世界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彝学研究||凉山“蕞炫民族风” 把彝族歌舞带向世界
凉山“蕞炫民族风” 把彝族歌舞带向世界
作者:杨力 刁明康 李强原出处: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力 刁明康 李强摄影报道)从孩提时代,音乐与舞蹈便陪伴着他们。不管是放牧、耕作,还是丰收、过节,在这里,歌舞都能串联起每一个激动的心。或许,在曾经的南方丝绸之路上,来来往往的马帮、商旅,就曾因这些歌声而驻足……
在很多人眼里,西昌是南丝路上的重要枢纽,南北往来物品在这里汇聚,又被送往各处,贸易繁荣一时。殊不知,在来往交流中,各地的民族文化也在这里不断融合与发展。
2018年7月29日,四川西昌。随着火把节临近,凉山州歌舞团的舞者们正在加班加点训练,一个个新动作、一个个新节目的背后,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摔倒和伤痛。这些,在副团长吴永波眼里,早已习以为常。
56岁的吴永波在歌舞团待了四十三年,为民族艺术付出了无数心血,更是将凉山“蕞炫民族风”带到了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际舞台。
凉山州歌舞团 代表彝族文化出国交流歌舞,对台下观众而言是一种全身心享受,但对台上歌者、舞者来讲则意味不断地训练再训练。在文化交融的南丝路上长大,吴永波带着大伙儿熟悉的歌舞者印记,波浪卷的长发,略带沙哑又极具爆发力的嗓音。
他从13岁进入凉山州歌舞团,在这里已43年。吴永波说,该团成立在1956年,前身是川北的一个文工团,在当时属于四川省首批一级剧团。
“在1960年代,我们歌舞团就三次进入中南海、四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演出,《人民日报》还用‘大凉山上一枝花’来形容我们,更有了‘民族歌舞,北看延边,南看凉山’的说法。”回忆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吴永波说,除了训练辛苦外,当时凉山的交通并不发达,每次下乡演出也是困难重重。
“那时候,车开不到的地方,演员们还得亲自扛乐器。”他说,舞台大多是老百姓用锄头现场平整的,“没有音响设备,全部靠队员大声清唱,一场演出下来,嗓子要痛上一两天。”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凉山交通进一步发展,凉山州歌舞团也有了飞跃式发展,创作的男女群舞《快乐的啰嗦》《喜背新娘》、女子独舞《红披毡》、女子群舞《席勒的红裙》等分别获得“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舞蹈作品金奖”“全国头部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优秀奖”“荷花奖金奖”等奖项。
此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彝族文化,凉山州歌舞团也频繁走出国门,将民族歌舞带向世界,并与世界各地歌舞进行交流。
南丝路上歌声 一场场文化融合的传承“当时中央歌舞团出国演出,常会带上凉山州歌舞团。”吴永波介绍,截至到目前,他们几乎走遍欧洲、南美洲、北美洲,“6月,我们才从北欧回来。”
诸如2000年的日本国际民间艺术节、2010年的美国艺术文化交流大会、2013年的加拿大“世界文化节”……都出现了凉山州歌舞团演出的身影。
“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从物品到文化,西昌是在不断吸收与传递的。”7月29日,西昌大通门古城墙遗址上,75岁的西昌市文管所副研究员、文史专家张正宁抚摸着一块块斑驳的砖石,“历史上的西昌曾是一座边关重镇,加上盛产铜、盐、铁等,曾繁荣一时,在明代特建城墙护卫。”
他说,因南丝路的存在,除了邛竹杖、药材、马匹等商品的来往外,这里也是各地文化的交汇中心。比如,餐饮上的西昌米线,就是将云南米线,与四川的麻辣味结合;再比如清末民初的西昌画家、张大千的师兄——马骀,也是融百家之长,成为一代大师。
张正宁说,与如今歌舞相近的,就是洞经音乐经南丝路,经西昌传到云南。2014年12月3日,西昌邛都洞经音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融合道教、宫廷、民间风格的古老音乐,曾在四川、云南多地被发现,“它在宋朝成形、明朝流行,也因南方丝绸之路而传到云南,并与当地文化融合发展。”
不同的是,借助高科技、新的交通工具,如今的凉山州歌舞则走得更远了。
打造“蕞炫民族风” 民族文化如何再上一层楼?“民族歌舞的关注度明显在提高。”35岁的凉山州歌舞团编导尼哈告诉记者,他们在国外演出时,观众非常热情,首先从服饰、乐器就震撼到国外观众。其次,是彝族歌舞本身的独特,更让外国观众耳目一新,“每次演出,掌声不断。”
如何让歌舞团长期保持生机?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呢?这是吴永波、尼哈等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吴永波说,西昌是南丝路的重要节点,从历史上看,吸收、融合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去各地参加比赛、进行交流表演,也就是为了不断学习成长。当然,也有如云南等地的歌舞团远道而来交流。”
他说,要想吸引更多年轻人,还得融合时下的流行音乐和舞蹈等,“但肯定会保留传统的基本东西,我们现在的很多歌舞都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大伙儿也能从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动作。”
现在,凉山州建立了自己的彝族音乐基地,歌舞团拥有了更为宽敞、现代和标准的排练场所。随着高速公路、铁路以及飞机航线的增加,如今的凉山州,已经拥有了北上、南下等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凉山民族文化将借用更多渠道、方式,输出到更为广阔的天地,舞出更为炫丽的民族风。
西昌市文管所副研究员、文史专家张正宁:西昌大通门重建耗费了50吨糯米西昌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点。
西昌市文管所副研究员、文史专家张正宁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西昌市发掘出的汉代铜币和在云南发掘出的铜币,经过四川省文物专家和北京大学文物研究专家考证,证实其当年曾大量流通于南方丝绸之路上。
现存西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其城墙经过了多次战争、洪水、地震等灾害。从2016年开始,西昌市启动了老城区综合整治工作,并决定修复大通门到安定门的古城墙,以及安定门城楼及瓮城,创建3A景区。
2017年4月1日,西昌古城墙开始修复。这次修复的一大亮点,就是采用古法,用糯米灰浆成为黏合材料。当时,施工现场负责人朱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用水泥,一方面与古城墙非常不搭,而且存在析盐、寿命不长等问题。而糯米灰浆,这种传承了上千年的古法,则是在古建筑修复中水泥的完美替代品。
当然,刚熬煮出锅的糯米粥也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按照比例添加一些石灰以及明矾,这样才能形成糯米灰浆。实验证明,这种材料不仅达到了水泥的强度,而且其韧性也比水泥好得多。不过,其成本,则要比用水泥高100多倍。
据悉,整个西昌古城的修复,消耗了50吨的糯米,花费了40万块青砖。
【考证】 邛竹杖到底是个啥?说起南方丝绸之路,张骞是绕不开的话题。史书上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好不容易抵达阿富汗等地,却意外在这里发现了熟悉的东西——蜀布与邛竹杖。《史记·大宛传》载,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
蜀布大伙儿都知道,但这邛竹杖到底是个啥?它又来自哪儿?简单而言,就类似与现在登山杖、拐杖之类。具体来说,邛竹杖是利用罗汉竹制作而成,它是四川有名的工艺品。据悉,在往后,类似邛竹杖的手杖制作工艺发展为选料、钻眼、装砂,烧弯、刮青、堵眼、染红、油漆、印花等12道工序加工成型,不仅造型优美,而且更注重实用性。
但邛竹杖到底产于四川哪儿,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西昌古名为邛都,所以邛竹杖产于西昌。另一种说法则是产于邛崃,是由竹子生长与地名来推断。就算具体产地虽有争议,但出行必备的邛竹杖的,被古人喜爱却是不可否认的。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