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首府打擂:合肥安庆攻守“桐城代管权”
“桐城划入合肥”的说法从自媒体猜想走进了政协提案。去年年底,“合肥代管桐城,与安庆会师沿江”的网友建议引发关注。随后,在上个月举行的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四名省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由合肥市代管县级桐城市的提案》。
风起青萍之末——毕竟枞阳县从安庆正式划归铜陵之前,当地传闻已愈10年——安庆再次面临辖区“外流”的局面。从这一点上讲,安庆与短暂存在过12年的地级市巢湖有类似之处,后者在2011年被撤销,原辖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
围绕这份提案,各方利益纠缠。对于亟待增强中心能级的合肥来说,“代管桐城”能迅速提升人口数量、经济总量以及文化内涵;对于安庆来说,14.25%常住人口和15.92%经济总量存在丧失之虞,有网友发起保卫战,在领导留言板建议“安庆将桐城、怀宁撤县划区”;而身处漩涡中的桐城,则有网友提议“升级地级市”。
作为安徽首府,现任合肥的“资历”远比不上前任安庆,如果代管桐城职责移交,只能说形势比人强。此外,在枞阳被划给铜陵后,桐城文派已“一域两分”,这跟它地努力“找名人、靠典故”擦亮历史文化名城招牌的作法迥异——诸如苏州将金阊、沧浪和平江区合并为姑苏区,“三分姑苏再合一”并成立保护区。如今,姑苏尚有韵,桐城寂无声。
南临长江、北枕大别山,“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安庆的地理位置造就其军事重镇地位。在历史变迁中军事优势逐渐演变为政治优势,安庆在清代被立为省会达到了其政治地位之巅峰。清初康熙六年(1667年),安徽建省,此省名即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安庆一直为安徽省省府。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古代安庆作为军事要冲、区域政治中心的性质,也影响了近代安庆城市的变迁。硬币另一面是,狭小的腹地让安庆经济发展先天不足。近代以来,芜湖、合肥相继崛起,安庆停滞不前。
以去年的经济数据来看,安庆6.6%的增速低于全省平均值8.3%,排在第13位,只比皖北的淮南、淮北、蚌埠要快。从总量看,安庆能排进前五,人均一下排名又落到十名开外。在安庆下辖区县中,桐城市是蕞肥的一块肉——经济总量占比超过15%(2020年为15.92%)。
1996年撤县建市后,桐城作为省辖县级市由安庆代管。徽皖地自古人才荟萃,尤其“桐城派”别具一格。这也是(上述提案)政协委员所看重的:合肥尚未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队列,将左邻桐城变更为合肥代管,能够迅速提升合肥历史文化内涵。
“桐城常住人口60万,如果由合肥代管,安徽就有了人口千万级城市。”目前,合肥周边的省城郑州、武汉、杭州、长沙均超过千万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合肥人口达937万人,占全省比重为15.35%。
人口、文化之外还有产业。上述政协委员认为,桐城民营经济一直比较活跃,产业基础良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与合肥有很强关联度、匹配度,“如果桐城划归合肥代管,也将加快合肥都市圈一体化的步伐”。
安庆不是头部次遭遇“辖区缩水”局面。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对安徽安庆、铜陵、六安和淮南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其中,安庆枞阳县划归铜陵管辖。官方称,这是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决策部署,充分考虑了相关市县地域环境、资源条件、空间结构、交通状况、产业发展和群众意愿。
从区划调整前的情况来看,铜陵作为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基础较好,人均GDP在长三角都排得上号——2015年是9.74万元,同期合肥只有7.31万元,上海也才刚突破十万大关,不过彼时铜陵缺乏发展腹地,产业集群效应没有施展空间;而与铜陵隔江相对的枞阳县辖区面积大,经济基础差。
彼时,无论辖区面积还是常住人口,枞阳县都远超地级市铜陵。资源禀赋不同,发展优劣势明显的“拉郎配”擦出火花了吗?区划调整后,铜陵全市经济总量及增速并无太大变化,但人均GDP急剧下降,2020年为6.12万元——相比2015年减少了37%。
不过,枞阳县的划入明显优化了铜陵产业结构,铜陵三产占比由2015年的1.8:68.4:29.8调整到2020年的5.6:45.4:49。作为传统农业县,枞阳划归铜陵后主要围绕农业和生态旅游布局。从长远来看,枞阳县的土地和岸线资源将与铜陵实现融合。
相比铜陵,枞阳经济增速变化相对较大,2015年枞阳经济增速“失速”至6.3%。区划调整后,逐渐企稳。以枞阳经开区为例,此前其主导产业为水泥建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造船、汽车零部件。2020年,主导产业变更为有色金属压延加工、汽车制造、家具制造。开发区规上企业产值2014年约为48亿元,2019年则超过百亿元。
总体而言,枞阳县在经济上是“拖后腿”的,不过在产业结构和土地资源上能帮到铜陵。其实,2014年安庆也同样提出将枞阳县划入大宜城核心区的规划。面对两地区划调整之争,经济是争取政策的重要砝码。以区划调整前的2015年来看,人口和面积仅有安庆十分之一的铜陵,经济规模几乎达到安庆的一半。
安庆管辖范围过大导致其难以带动所辖区县发展,这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发展分化的格局导致了铜陵做强、安庆式微的态势,这无疑对铜陵区划调整诉求是有利的。相似的局面再次出现,枞阳之后是桐城——面对合肥,安庆更无“胜算”。
与此前划给铜陵的枞阳不同,桐城是安庆的经济顶梁柱。以2020年的数据来看,桐城人口及经济总量占安庆比例约为15%。如果说划走枞阳是丢掉包袱,那么划走桐城则是被抽走肱骨。从网友的角度来看,合肥行政区划调整似乎又是迫不及待。
2020年7月,刘姓网友给安徽民政厅写信称“合肥行政区划已不适应未来城市发展需要,急需调整”,信中建议“庐江、巢湖撤市设区,并将六安市舒城县划归合肥”等4条内容;2021年11月,同样也是刘姓网友来信,除上述4条建议外,信中还增加了“肥东、肥西、长丰撤县设区”等8条内容。对此,安徽省民政厅以相关程序作答,并称“尚未收到有关申报事项”。
2021年初,有网友通过领导留言板呼吁合肥老三县(肥东、肥西、长丰)撤县设区。合肥市委办答复,目前该市没有制订相关行政区划变更方案。值得关注的是,合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提出,“推动肥东、肥西、长丰与市区一体化发展,谋划推进县改区”,而经审议通过的版本是“推动肥东、肥西、长丰与市区一体化发展,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除了“合肥老三县撤县设区,划拉六安舒城、安庆桐城”之外,甚至有网友还盯上了马鞍山,领导留言板上,网友建议“将马鞍山市尽快划给合肥,否则马鞍山快成南京市的一部分了”。网友的想法“脑洞大”,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合肥此前尝到过甜头。
地级巢湖市三分后,合肥土地面积净增加4379平方千米,增幅近四成。发展空间得到拓展,中心城市职能得到强化,这是合肥创投之城的“前传”。合肥近些年的发展可圈可点,不过其能级与长三角其他中心城市相比尚嫌不足,这也是合肥继续做大做强的动因之一。如果桐城能“入彀”,合肥将吞下安庆蕞肥的一块肉。
安庆不可能像地级巢湖市一样被撤销,但锅里的好肉都被端走也是着实伤元气。事实上,2020年,安徽省民政厅曾就网友咨询的“桐城市纳入合肥市管辖”问题作答复,除了陈述相关程序之外,答复透露“当前,相关各方政府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官方尚未谈拢,民间更不答应。在领导留言板上,有的网友“想把枞阳从铜陵要回来”,有的则梦想“桐城升级为地级市”。事实上,前后处于风暴眼中心的枞阳和桐城原是一家。近代桐城县境包括现如今的桐城市和枞阳县。而今的枞阳县域是古桐城县的东南乡,为桐城文派发祥地。解放后,枞阳县从原桐城县分立,尔后均辖于安庆。
今年1月,有网民在领导留言板上称“安庆市区发展空间有限,建言桐城怀宁撤县市划区”,安徽省民政厅答复“尚不具备相关调整条件”;半个月后又有网友留言称“自从枞阳划到铜陵,桐城派文化被分割失去一部分,已经不是那么完整了”,该网友建议“合并枞阳,桐城升级地级市”,桐城市民政局则答复“目前,我局尚未了解到有行政区划调整意向”。
相比“桐城划归合肥”,“桐城升级地级市”可能性更小。安徽现有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网友称“相比江苏,安徽地级市多3个,县级市少10余个;相比浙江,安徽地级市多5个,县级市少10余个”。安庆下辖10区县(不含开发区),而合肥下辖8个区县。同为省会城市,合肥辖区数目远小于武汉、杭州(均13个)、南京(11个),也低于长沙、南昌(均9个)。除杭州外,合肥与上述城市面积相当,或者更大。
“随着安徽整体进入长三角,对标江浙,安徽地级市太多,除了合肥,其他强市人口太少,数据严重落后于江浙,没有人口支撑没法进一步壮大”,有网友建议安徽“精简地级市数量”,具体包括“淮北宿州合并、撤销亳州市、蚌埠淮南合并”、“撤分铜陵,将枞阳重新划归安庆,其他地区划给芜湖、淮北太小,宜将砀山县和萧县划给淮北”……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针对这些建议,安徽民政部门一一作答:要么称“不具备条件”、要么“已转交相关部门进行参考研究”。在十四五规划中,安徽提出依法稳妥推动行政区划调整,有序推进“县改区”“县改市”。安徽党代会报告提出“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可以预见,上述网友建议并不会轻易进入核心议程。
安徽十四五规划视合肥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未来冲刺国家中心城市,强省会战略也必将持续。安徽省发改委相关规划提出“支持六安和桐城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支持桐城、舒城全面对接合肥,推动怀宁、望江、寿县全面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合肥都市圈一体化是着力重点。由此可见,合肥即便近期扩容可能性不大,其想象空间则是不小。
让“科里科气”兼具“文里文气”:政协委员呼吁合肥代管桐城.澎湃新闻
原标题:《新旧首府打擂:合肥安庆攻守“桐城代管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