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长三角如何向“未来”?
未来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发展新优势必然选择。长三角地区纷纷抢先布局新产业,目前“领跑”趋势已日渐明显,产业前景可期。夏骥院长认为,为进一步促进未来产业协同发展,长三角接下来要着力抓好推进科技创新协同、深化产业分工协同、探索制度开放协同三个方面。一起来看!
新年伊始,长三角各地飞快落子布局,重大工程纷纷开工。然而,这次跟以往有些不同,大家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同一条“赛道”。
1月3日,上海嘉元信创虚拟现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落户安亭镇绿地经济城,计划打造汽车元宇宙产业基地,远期产业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江苏无锡提出打造国内元宇宙生态产业示范区,并发布“华莱坞元宇宙世界”项目,将依托数字影视IP进行内容开发,打开“元宇宙+数字影视”创新应用、打造示范场景新局面。国内首个元宇宙智算中心在浙江青田开建,建成后每秒算力性能将超过10亿亿次,打造涵盖元宇宙协同创建、高精仿真、实时渲染、智能交互全流程的元宇宙数字资产创建平台……元旦首日,国内首个量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太湖量子智算中心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揭牌,标志着滨湖布局“量子科技”未来产业取得重大成果。作为未来产业之一,量子计算近年来已成为全球追逐的“新高地”。据业内测算,算力产业每投入1元,将带动经济产出3元至4元;算力规模每增长1%,能撬动数字经济增长0.4%、GDP增长0.2%。其中,安徽合肥一直是量子产业发展的高地。近日,国盾量子与中电信量子、中国电信、华为联合发布了“OTN融量子加密专线”创新方案,将领先的OTN精品光网与先进的量子加密新机制和新算法相融合,将实现更高安全等级的运力传输。在华略智库主管合伙人、首席研究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看来,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源泉和不竭动力,开辟了产业发展新空间,其鲜明特征是孕育孵化代表新兴科技方向、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未来产业。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特别是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不难看出,所谓的“未来产业”,是指引领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所形成的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特征可概括为四个“新”,即依托新科技,引领新需求,创造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尽管这些产业当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但具有高成长性、战略性、先导性等显著特征,有望形成全球经济新的增长极并驱动经济社会变革式发展,不仅可以更好满足人们现有需求,还将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和新消费需求。目前,围绕、元宇宙、数字孪生、未来生命健康、量子技术等新产业、新赛道,长三角抢先布局,“领跑”趋势已日渐明显,产业前景可期。比如,上海发布了《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重点聚焦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浙江发布了《关于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聚力构建以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柔性电子、未来网络、空天一体化、前沿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为重点的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南京市加快培育新赛道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等六大细分领域新赛道。安徽提出实施“4+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计划,前瞻布局量子科技、人工智能、未来能源、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探索发展类脑智能、极限科技、超材料等一批未来产业。在夏骥看来,长三角多地布局未来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认识。首先是职责使命所在,长三角要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共同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必然要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
其次是发展阶段类似,特别是长三角中心城市基本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第三是科技实力雄厚,长三角拥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大院大所等战略科技力量,全国首批11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及培育试点,长三角占据了4家,能够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颠覆性技术突破。蕞后是产业生态成熟,长三角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产业之间分工协作基础扎实,科技金融等支撑要素保障有力,特别是对于未来产业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也探索形成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沿途下蛋”机制。随着,长三角城市纷纷排定未来产业“任务书”,挑战也随之而来。首先,目前国内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对源头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较少,与美日等国家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相比仍存在差距。二是产业基础能力“长板”优势亟待培育,供应链不完备、关键核心技术缺失或制约未来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亟待优化。三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率、知识产权价值较低。《202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5.4%,其中科研单位和高校分别为15.6%、3.0%。对此,夏骥认为,长三角接下来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进一步促进未来产业协同发展。一是要推进科技创新协同,特别是协同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积极培育长三角原始创新能力,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二是要深化产业分工协同,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积极探索重点领域联合链长制,深化产业小类领域的协同合作,发布长三角新兴技术和未来产业创新场景研究报告,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三是要探索制度开放协同,共同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对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采取更加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允许“四不像”的企业自由成长,厚植未来产业发展的合适土壤。作者:夏骥 华略智库主管合伙人、首席研究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