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创造条件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科技创新并不总是“高精尖”,如何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力?在不久前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贵州省遵义市副市长李莲娜为全市的科技工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近年来,在贵州省科技厅的支持下,遵义市致力于破除机制体制壁垒,努力创造条件让科研人员实现“名利双收”,遵义市农科院研究员余常水就是其中一位获益者。
过去,市场上的辣椒品种多、品质杂,农户长期在用种上多采取自选、自留、自用的老办法,导致辣椒种植在遵义,一度濒临失控。
上个世纪90年代,看到这种状况,身为遵义市农科院的科研工作者,余常水很是着急。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搜集辣椒种子资源,着手品种改良的研究。
这项工作进行得断断续续。历经无数次试验,直到2009年,在当地科技部门的支持下,余常水才成功育出新型杂交种苗——“遵辣9号”特色小辣椒。
从试验效果看,“遵辣9号”有望改变遵义辣椒种性严重退化、抗性下降和单产量低的窘况。如果能大面积推广种植,无疑能让遵义辣椒实现迭代升级。
可在当时,“遵辣9号”要实现成果转化,困难重重。按照惯例,职务成果的转化收益只能归单位所有,科研人员没积极性。况且,这样的收益,往往对单位来说,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怎么处理、怎么分配都是一个问题。当时的人事干部管理规定,也是套在科研人员头上的一把“紧箍咒”,尤其不允许担任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从事企业活动。
现实给余常水泼了一盆冷水,他的科研“遵辣9号”也因此被雪藏了10年之久。
转化难,其实不仅仅是遵义市农科院一家科研院所所面临的问题。
省市科技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科研院所及科研人员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方面,科研院所一般都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但科技成果的转化,蕞终是以商品方式呈现,容易被理解为从事经营活动,存在各种“不经意间违规”的风险。因此,很多公益一类科研院所推进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针对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问题,国家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有些政策甚至存在打架的现象,比如,有的规定科研人员可以获得现金、股份等报酬,有的干脆规定不得获取兼职报酬。
破除机制体制壁垒,打通科研技术成果走向市场的“蕞后一公里”,势在必行。
如何破题放活?在贵州省科技厅的支持下,遵义市决定要以更大的决心和闯劲,来搅动科技创新创造这“一池春水”。
去年,在贵州省科技厅和遵义市科技局的支持下,遵义市农科院大胆试点“技术股+现金股”模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
余常水象征性向遵义市农科研院交纳1万元的费用,得到“遵辣9号”长达5年的使用权,获准自行转化。这样,余常水及团队与第三方成果转化公司合作,以辣椒新品种“遵辣9号”投资繁育种子,并开始在遵义市大规模推广种植。
“首批试种的深度贫困村——遵义市龙丰村,今年种植1200亩,收入570万元,13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提及去年的收获,余常水满脸自豪,“特别在有些地方,遵辣9号”亩产蕞高达到了350公斤,而常规辣椒亩产只有100公斤,效益显而易见。
依托于辣椒“换种工程”,仅2019年,遵义辣椒的种植、加工、交易综合产值就超过了200亿元。如今的遵义,辣椒种植规模居全国辣椒主产区头部位,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已初显规模。
去年,余常水以现金100万元入股遵义辣椒集团,转化推广“遵辣9号”11万亩,并获得成果转化收益约55万元。按照目前的种植规模,今年,余常水有望获得超过百万元的成果转化收益。
正是省市科技部门联手破除体制机制壁垒,让余常水这样的科研人员实现了“名利双收”。
开通倒计时!新型复兴号整装待发
开通倒计时!新型复兴号整装待发
广西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团队取得深空探索重大观测成果
广西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团队取得深空探索重大观测成果
河北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结束 发现大量汉代遗存
河北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结束 发现大量汉代遗存
封面新闻丨我国建成世界蕞大“清洁能源走廊”
封面新闻丨从生物多样性大会看极小种群物种保护中国实践
封面新闻丨“阳”过之后,可以“放飞自我”吗?
国家公祭日丨30多万、85年…这些数字时时警醒,勿忘国耻
科普一下丨出现“幻阳症”,竟是预期性焦虑惹的祸?
科普一下丨变身“奶茶杯”“可乐罐”, 电子烟对未成年人有哪些危害?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