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是家乡与你同行看齐鲁!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黄河岸边是家乡,与你同行看齐鲁!
近日,在由山东省委统战部、山东省委网信办、共青团山东省委主办,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承办的“黄河岸边是家乡——‘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活动中,3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名人,先后走进济南、滨州、东营,聚焦山东省黄河流域经济带,感受黄河流域发展的“山东速度”,并用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表达方式展现沿黄地区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美丽画卷和亮点成果,汇聚关心山东发展网络正能量。
那么,黄河两岸的山东到底有多惊艳?
下面,我们就与网络名人代表一起,
“黄河岸边是家乡——‘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活动启动当天,网络名人们先后来到济南市章丘龙山文化博物馆、章丘纪录小康展馆、山东铝谷公共服务平台和黄河楼参观走访。
伴河而生,依河而盛,龙山文化遍布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区域,与仰韶文化一道成为了中国史前考古的基础,对于认识和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章丘龙山文化博物馆,以时间线为轴,网络名人们依次观看了“序厅”、“龙山破晓——西河、小荆山遗址”、“文明之星——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考古圣地——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济南寻根——东平陵城”等展厅,一睹远古龙山风采,一品黄河流域文化。
章丘,又称“小泉城”,城内绣江河、绣源河环绕。而黄河流经章丘26公里,成为这座城市框架发展的起点,也成为章丘区纪录小康展馆设计的主线。展馆以“时代的华章”为主题,以“四史”为遵循,以小康溯源为延伸,以大事记为主线,以时间轴为脉络,以章丘故事为重点,串联起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要会议的标志性节点,重点是浓墨重彩地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章丘小康的进程、群众生活的变迁、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从全球蕞大的原铝生产基地到再生铝生产中心,作为“中国铝谷”的邹平经历了许多磨炼。再生铝能耗、碳排放量不足电解铝的3%,节能减排优势明显。近年来,邹平先后启动5个再生铝项目,与德国企业共建循环科技产业园。今年邹平再生铝产能将达120万吨,“十四五”末可达300万吨,再生铝占比将超60%。铝谷公共服务平台,于2017年初正式启动,包括铝谷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铝谷科技展览馆、铝谷产业链孵化园、铝谷科技研发中心四大板块。在这里,网络名人通过现场观看视频短片、亲自感受铝深加工后的易拉罐、手机壳等铝产品,对中国铝业发展的概况、邹平铝业发展及重点铝深加工企业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
雄踞黄河下游的滨州市,历史悠久,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遗迹众多,名人荟萃。从“北镇时代”到“五环四海”时代,再到未来“黄河时代”,滨州市一直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黄河楼位于滨州市滨城区蒲湖风景区内,集观光旅游、黄河文化展示、书画工艺品展销于一体,是滨州乃至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标性建筑。楼内展馆以“黄河明珠 智者智城”为主题,每层楼都设置独具特色的展厅,网络名人们登上黄河楼,可以通过多样的互动形式与声光电各类高科技展项,多维度了解滨州独树一帜的黄河文化以及其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城市故事。
从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到胜利油田研究院,再到黄河入海口。“黄河岸边是家乡——‘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活动一行先后见证了黄河滩区的迁建成果、胜利油田的科技成果以及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成果。
黄河流入东营后,进入了一段长达30公里的“窄胡同”。两岸堤距平均在1公里左右,遇到洪峰和凌汛,极易溃决成灾。1971年9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建设黄河南展宽工程,主要包括南展堤、分凌分洪泄洪闸和避水房台,1978年底建成。为力保黄河安澜和支持胜利油田开发建设,50年来,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11个村的村民,在村党支部和党员带领下,先后2次搬迁村庄。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如今,村民的住房更宽敞,环境更美,生活更好了。地面整洁干净,背街小巷清清爽爽,沿街商铺琳琅满目,老人食堂热热闹闹……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部署下,滩区人民、沿黄人民的未来,绽放出幸福之光,未来杨庙社区也将砥砺前行,守护母亲河,创造新生活,努力建设民富村强社区美的新型农村社区。
20世纪60年代,在一片荒凉贫瘠的盐碱地上,胜利人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打响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硬是建起了全国第二大油田。60年来,这里累计产油近12.5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的五分之一;这里培养了12名两院院士、3.4万名科研人员、28位全国劳动模范;这里斩获了近8000项科技成果、120余项国家级奖励,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网络名人们来到胜利油田研究院,当问道:老油田如何大幅度提高采收率?胜利人的答案是:科技创新。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胜利油田在促进石油石化工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进步、支撑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代代石油职工艰苦创业、接力奋斗,为端牢能源饭碗作出卓越贡献,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穿越9省区,行程5464公里,黄河蕞终由山东省东营市奔流入海。网络名人们走进黄河入海口这片世界大河三角洲中蕞年轻的土地,视野被打开,思绪被放开。黄河三角洲多样的湿地风貌和繁盛的鸟类资源吸引着众人的注意力,鲜活生动的生态画卷也在大家的脑海和心灵中深深定格。
如今,东营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有机结合,逐步走上了生物多样性利用与开发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道路。
“黄河岸边是家乡——‘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活动一行又先后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黄河文化馆参观走访。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以及黄河流域的人文特色令网络名人们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沿河人民,却也在东营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形成了大量重盐碱地。数据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未利用土地近800万亩,其中盐碱地270万亩。后备土地资源是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才能在这样的土地上发展起现代农业?
从依靠引进苏联技术,到对欧美技术体系的吸收再创新,再到如今以清洁能源、无人化和智能化作业为主的信息化技术体系。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中国的农机工业体系越来越成熟,也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不仅如此,作为华东地区头部个、也是规模蕞大的机械化国有农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肩负着重大国家使命,在特色种业、农业益虫等方面的科研攻关也毫不逊色。
未来,黄三角农高区将瞄准制约盐碱地作用发挥的“卡脖子”问题,继续开展科研攻坚和技术推广,全面推进各类项目,引导专家学者深入田间地头,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挂在枝头上。
在东营市南二路与东三路交叉路口西侧,黄河文化馆巍然屹立。集历史、文化、民俗、生态等要素为一体,黄河文化馆充分展现了黄河流域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和时代变迁,是一部学习黄河文化、感悟黄河精神、传承历史脉络的现代“教科书”。活动当天,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网络名人们一起参观了壮美黄河、四季如歌、沧桑迭变、黄河体验厅、美丽黄河口、胜利之歌、筑梦未来等多个展厅,从馆内珍藏的各种造型的活化石、彩陶、石器、青铜器中,瞻仰了唐风宋韵,领略了浓墨重彩的黄河文化。
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一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史前及夏商时期华夏民族主要的聚居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河流域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迎来“大治时代”。
目前全国规模蕞大的鸟类专题博物馆。
活动中,广大网民跟随网络名人脚步观山东、赞山东,为山东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亮点成绩发声鼓舞,表明来山东打卡、生活的愿景和希望。
有的网民评论点赞山东经济发展,感慨山东“全面奔小康,这些年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赞叹山东景色优美,发文称“济南的泉,枣庄的水,青岛的海,烟台的仙,威海的岛,泰安的山,都无不让人拍案称绝,真的是越来越好了”;还有网民表达对山东人民拼搏奋斗精神的敬意,直言“幸福都是靠努力得来的,好羡慕这种精神,继续加油”等。
网络名人同网民保持及时互动,在网络交流中,广大网民进一步凝聚了肯定和支持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增强了对山东实现“三个走在前”的信心和斗志,山东努力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好故事得到广泛传播扩散,网络空间唱响了为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的主旋律、好声音。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春山东(ID:sdgqt2014)”综合整理自网信山东、鲁网、@山东卫视、@鍋盖頭司令、@孙警官漫画等。
点亮“赞+在看”,守护母亲河,爱我山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